本篇文章881字,读完约2分钟

“起初,当地医生在观察,不相信我们能完成手术。手术完成后,当地医院的专家和医务人员投以信任的目光。”曾资助博茨瓦那“光明星”项目的眼科医生、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副院长许国星提到了三次西非探险,但他仍然无法掩饰自己的兴奋。

对许国星来说,三次去西非探险是一生中难得的经历。2018年,他62岁,进行了21小时的长途飞行,并在着陆时开始术前准备。他每天需要完成40多项手术,这需要高超的技术、强健的体魄和“尊重生命、拯救生命、乐于奉献、爱无疆”的精神。

4月27日,“丝绸之路医学情怀——傅医学的‘一带一路’情怀”主题展在福建医科大学举行。这次摄影展展出了150多张各种类型的照片和10多篇故事报道,讲述了1977年7月至今16批100多名援外医务人员在福建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感人故事。摄影展将持续到5月17日。

自1977年7月以来,福建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参加并组织了16个医疗队,在塞内加尔和博茨瓦纳提供医疗服务。

据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除了参加和组织赴塞内加尔和博茨瓦纳的医疗队外,还致力于在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和培训。自1995年起,福建医科大学开始招收国际学生。目前,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留学生,其中200多名来自一带一路周边的28个国家。

福建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黄丽玲表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当地医院的骨干。

在现场,第15届中国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哈博罗内队在职队员黄路士护士正在观看照片展。她已经帮助非洲一年了。作为肿瘤科的医务人员,黄露时主要负责化疗患者的静脉穿刺。

在援助非洲之前,她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护士。由于博茨瓦纳当地的医疗条件不如中国,许多病人在接受化疗时无法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只能通过护士的眼睛随时观察。

谈到在博茨瓦纳的故事,黄露诗回忆说,当她来到博茨瓦纳八个多月,一个著名的病人突然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在关键时刻,主治医生还没有到。凭借多年的护理经验,她组织同事抢救休克病人。

黄露时说,病人获救后,她再三感谢她,心里很温暖。在博茨瓦纳,当地人对医务人员非常尊重和友好。(叶郑)

编者:纪爱玲

标题:丝绸之路的医疗态势——“福医”的援外故事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yx/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