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7字,读完约3分钟

2010年夏天,一位90岁的科学家唱了一首儿歌:“小麻雀,你妈妈在哪里……”老人脸上的喜悦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

老人是中国著名的材料学家、两院院士石长旭。西北工业大学前校长傅恒志被六个月前老校友温馨的小细节深深打动了。

46年前,在一次关于高温合金的学术会议上,傅恒志遇到了比他大五岁的史长旭。从那以后,他们一直是老师和朋友,他们深厚的友谊一直延续到今天。

也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石长旭一生践行的座右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必须为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第一要务。”

今天,这位痴迷于“人生第一要务”的老人登上了国家科技奖的最高领奖台。

石长旭,1920年11月生于河北徐水。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时,石长旭和其他34名“红色学者”在登上从旧金山到香港的克利夫兰客船之前,经历了几个波折。在离开之前,他的导师试图以较高的职位和报酬留住他。石长旭平静地说:“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中国科学院院士柯军曾经写过一篇评论石长旭经历的文章:“与美国政府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对中华民族的欺凌的斗争,显示了他强健的骨骼。”

没人会想到,这个自称“邋遢、听话、没脾气”的“老七老师”,竟然扛起了中国材料工业发展50年的大旗。

1964年的一个秋夜,石长旭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抵达的是国航空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荣。他给石长旭带来了一个难题:“我们将在新一代喷气发动机中使用高温铸造合金空芯叶片,而这种叶片就靠你了!”

此前,只有美国成功掌握了铸造空核心叶片的技术,但制造材料和工艺是严格保密的。

新飞机正在等待自己的研究结果。在危机的指挥下,石长旭组织并带领数百名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最后,第一个铸造空核心叶片成功安装和测试,发动机进气温度突然提高了100℃。

他们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承担了任务,完成了技术研究,而同样的工作在战后的强国英国花了八年时间。

对于当时的“施家军”,那段艰辛而充实的岁月,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一个故事被反复提到——1986年,石长旭站出来,联合27个中文资料相关社团的领导,组成了中文资料联合委员会。与此同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号召力和勇气,更需要细致而艰巨的努力。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守信令他难忘的是,研究生毕业后,他要求回山西工作,但石长旭鼓励他继续深造。“如果学习期间工资低,可以从我工资里拿一部分补贴家里。”

离开时,石长旭把早年从美国带回来的一支派克钢笔送给学生:“用它写好文章,学无止境。”

标题:师昌绪:为国作贡献是人生第一要义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