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1字,读完约2分钟

在2011中国发展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表示,中资银行的金融创新(行情、信息、评论)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应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促进传统银行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谈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道路时,杨凯生表示,中国的银行资产持有模式应该进一步转变。一方面,由于我们的间接融资比例过大,实体经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过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的资产管理模式,尤其是以控股为主的信贷资产管理模式,缺乏信贷资产的交易市场,使得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战略不断加强。在新的金融监管模式下,随着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资本占用水平不断提高的业务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对此,杨凯生认为,通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促进传统银行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分散银行系统性风险;有利于减少银行资金占用;有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增加投资工具,满足投资者更多的投资需求。“资产证券化是连接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是增加银行信贷流动性的重要途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将有助于银行加快从贷款持有向贷款流量管理的过渡,探索银行无限扩大总资产的新途径,资本占用不会无限增加,但可以继续发展。”

对于资产证券化可能存在的风险,杨凯生认为,只要把握两个原则,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即既要帮助银行资产的初审,又要增加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要坚持各类证券投资者风险子弹的市场化规则,防止银行因可转让贷款而滋生放松贷款审核和管理的道德风险。“关键是要精心设计适合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其制度框架。贷款证券化产品的结构应该简单清晰,层次单一,努力保证证券化产品不会放大风险和损失。同时,要相应调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政策,建立合理的风险隔离机制。”杨凯生说。

标题:杨凯生:发展有我国特色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