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8字,读完约4分钟

2011年3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省社会科学协会会长迟福林发表了题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政府转型》的演讲。以下是书面记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年。实践证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政府转型。十一五规划明确将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五年过去了,虽然行政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没有实质性突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仍然非常突出。比如以生产增值税为基础的财税制度,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主要标准的干部考核机制促进了对经济总量发展方向的追求。因此,“十二五”规划应以政府转型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尽快转变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生活领域,坚持市场主导的政府,还是政府主导的市场,都不是好的解决办法。虽然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刺激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但迄今为止,弊大于利。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为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以土地租赁和重化工业项目为突出特征、以资源配置的行政控制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改变。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下,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既不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也不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如果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没有希望。因此,建议十二五期间加快以加强经济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政府转型:(1)以控制通胀为重点,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宏观调控的可预测性。(2)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特别是加强食品、医药、生产等公共安全和垄断行业的市场监管。(3)加强中长期规划的科学性和刚性约束,重点加大遏制非法批地力度。

二、确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取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实现发展方向从经济总量向国民收入的转变,走公平、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确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取向,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改变经济结构。因此,建议:(1)尽快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将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不低于8%,劳动报酬年均增长不低于10%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目标。(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均等化提前5年。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十二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可能的。(3)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十二五”期间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将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给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埋下重大隐患。总的来说,未来五年我们有条件实现合格农民工市民化,关键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决心。(4)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财税体制是政府转型的主要制度障碍。“十二五”改革需要尽快调整财政收支结构。特别是行政费用的比重要大幅度降低,不断增加的行政费用需要“闯红灯”。

三是以公益性为重要目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已经从生存阶段进入了以人类自我发展为目标的发展阶段,公共产品的短缺代替私人产品的短缺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在这种特定背景下,更多的国有资源应该分配到公共领域。从现实来看,长期以来,国有资源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这样不仅不利于加快改善民生,还挤走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得垄断行业改革更加困难。因此,建议以改善民生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源配置。加大对国有垄断行业的租金征收和分红力度,补充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十二五期间,社会建设要逐年提高租金收缴和分红比例。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趋势来看,至少应该包括两大转变和改革:第一次转变和改革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改变生产关系、扩大经济总量的突出特点;第二次转型改革是从现在到未来的一个时期,其突出特征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十二五”是第二次转型改革的关键五年。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不仅是十二五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也对十二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决定性影响。

标题:迟福林:以公益性为重要目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