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10字,读完约7分钟

——与华谊集团总裁刘勋峰对话

中西部进行了产业转移,空的市场和产业都在中西部。如果只在上海,离市场会越来越远

华谊集团好像紧迫感很强。

“不进则退,慢进也退。”这是华谊集团总裁刘勋峰说的。

目前,华谊集团一方面加强对集团总部的控制,缩小层级,将人员和财权集中在总部;一方面,它扩大了在中国的分销。

这与其市场环境有关。

在刘寻凤眼里,化工行业是一个完全没有垄断政策保护的竞争性行业。华谊集团中高档产品面临着央企和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低档产品也面临着其他地方民营企业和国企的竞争。

“集团的控制和扩张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非常激烈和残酷的竞争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刘寻凤告诉上海国资。

人们努力工作,但上帝帮助

上海国资:华谊集团2010年业绩非常好,三家上市公司业绩大大超过去年同期。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刘寻凤:华谊集团业绩上升有几个原因。一方面,关闭了一批亏损企业,堵住了许多出血点。近年来,华谊集团下属企业数量从786家下降到299家,关停企业400多家。另一方面,资源集中在优势企业。比如2009年10月扩大生产的丙烯酸厂,两年就收回了投资。有进有退,有房有得。

更值得一提的是,化工行业的效益和安全环保有很大关系。这两年来,华谊集团投入了大量精力,加大了安全环保投入,减少了工厂的非计划停工。2009-2010年计划外停工下降50%,近两年无安全死亡事故。

当然,我们也抓住了行业的发展机遇,这也是人的努力,天助。

“上海国资”:现在国家提高了达到能耗标准的要求,是不是阻止了一些竞争对手进入?

刘寻凤:恰恰相反,现在的市场环境应该越来越激烈。虽然目前化工行业产能过剩,但是每个刚入行的人都认为自己能生存,别人会被淘汰,因为刚入行的企业没有历史包袱,设备技术先进,愿意花钱挖同行业的人才,所以不断有新的资本进来。而且近几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比如橡胶价格,2009年每吨9500元,2010年12月每吨4.3万元,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上涨。如何控制成本,与先进的竞争对手相比,是我们必须做的功课。

上海国资:如何看待华谊集团的市场地位,如何适应竞争环境?

刘寻凤:改革开放以来,化工行业发展很快,有一些新的企业进入了这个领域。同时,这些新企业具有技术升级和资本优势。要想在这个行业发展,就要在行业内先进、强大。

在这个行业,我们当然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但是我们历史包袱重,辅助资产大。与行业内新企业、新机制、新技术相比,差距明显。

华谊集团高层开会,我总说企业领导每天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看你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第二件事是看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第三件事是考虑我们应该做什么,如何提高,如何超越竞争对手。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必须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走大型跨国公司治理之路

上海国资:你好像紧迫感很强。你也是双千轮胎的董事长,听说你经常亲自推销产品,做市场调研。

刘寻凤:做企业领导,一定要熟悉一线市场的情况,不能光听下属向你汇报。每年都会花一定的时间去拜访大客户。每次出差,我都和卡车司机聊天,了解他们使用的轮胎状况。我为什么要买这个牌子的轮胎?因为司机告诉你的是最真实的数据。我强调一下,自己做市场调研,其实是给下属企业的领导做一个示范,不一定要在办公室,一定要去自己产品的市场。

另外一线员工的感受和创造力也很重要。从去年开始,华谊集团就规定,集团领导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下一班会议,与一线操作人员开会,了解现场员工的情绪,了解员工的需求,了解企业运营的安全性。眼睛盯着市场,在现场努力。这样才能做好。

上海国资:2008年你开始大力加强集团管控,包括人权和财权。你是什么体验?

刘寻凤:必须坚持集团管控。作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其管控应遵循大型跨国公司的治理路径。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竞争。

三年来,集团管控力度有所加强,明显的变化是全集团协同性增强。比如现在70%的贷款是集团提供给企业的。以前每个企业单独去银行贷款,银行往往会按基准利率上浮10%-20%。但在资金、财务集中后,集团增强了对外融资能力,集团代表子公司向银行借款,增强了议价能力,银行给了集团较低的利率。这样财务成本大大降低。再比如,过去企业单独采购原材料,对被采购方缺乏议价能力。现在集团统一采购就完全不一样了。总的来说,集团管控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更有利于资源效率最大化,扩大华谊品牌影响力。

上海国资:加强总部管控可以发挥整体优势,但会限制下属企业的业务活力吗?

刘寻凤:我觉得不会降低企业的商业活力。虽然收了资本投入和其他权力,但生产经营权还是在企业。集团需要的是企业做好生产经营,不要随意到国外投资理财。

事实上,对于每个子公司来说,如果集团为他们创造价值,那就是有效管理。华谊集团与其子公司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集团不与企业争利,企业不与集团争名。

出去就是“顺势而为”

“上海国资”:华谊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10多家企业,走出去、扩大规模的步伐非常快。为什么?

刘寻凤:有些人开始不赞成华谊集团走出去,并且有一些疑虑,比如上海是否会以空为中心?你的外出能力怎么样?这两年的实践,初步回答了华谊集团的问题。首先,上海不是以空为中心的,因为我们把研发、管理和销售留在了上海,2009年建成了中央研究院,并在吴泾建成了国际开放的研发基地和新能源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武进地区研发了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

其次,华谊集团先后在安徽、内蒙古等地建厂,或者是自己建厂,或者是与外资合资建厂,成绩有目共睹。安徽无为新厂,职工328人,销售收入50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000多万元。

可以说,华谊集团是顺势而为,与国家大型产业机构一起调整了定位和布局。现在,中西部地区已经进行了产业转移,空的市场和产业都位于中西部地区。如果只在上海,离市场会越来越远。

《上海国资》:“走出去”,你遇到水土不服了吗?

刘寻凤:跨区域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有不同地区人事政策差异造成的问题,也有生活水平、文化环境甚至气候条件差异造成的问题。我们的策略是派出核心团队,但本地化中层和基层员工。

一方面加强上海总部人才队伍建设,使其具备随时“分兵”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尽快熟悉当地的人才环境,与当地的教育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确保本地化的人力资源能够满足集团发展的要求。

《上海国资》:没有考虑海外发展吗?

刘寻凤:目前还提“一个华谊,国商”,可能未来五年还会提“一个华谊,全球商”。目前,我们在海外有销售公司,十二五期间,华谊的海外战略仍然以销售为基础。出门在外,需要“三观”,资源,市场,利益。我们会继续做对比。我们应该考虑在哪里建立什么基础更合理。

标题:华谊总裁刘训峰:成为行业的强者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