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7字,读完约2分钟

6月23日,刚刚下班,北京下了一场大雨。这场本来在夏天很正常的大雨,造成了北京的一片混乱:堵车,地铁停运,汽车泛滥,两个人被一口没盖的井吞噬,干旱的北京变成了泽国,直到深夜,还有大量的人因为交通瘫痪无法回家。

这就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一个北京自己都称之为“宜居”的城市。就像国外一位城市管理专家说的,考虑到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只是一场简单的暴雨;如果大雨后一切正常,则合格,否则不合格。

用这个看似极端的标准来衡量北京,6月23日的暴雨告诉我们,北京不合格,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不合格,北京是一个有病的城市。一场大雨浇灭了北京的选择。

北京有基础设施的选择,不是一天两天。早在2002年12月20日,一场小小的冬雪瘫痪了整个北京城;2004年夏天,也是6月23日的一场大雨,北京所有的立交桥都积水了,很久都没有后退。当时作者写了一篇评论北京大城市疾病的文章,呼吁重视治理。7年后又是一场暴雨,更大程度上暴露了北京的城市病。7年北京长了多少高楼?但在过去的7年里,北京用了多少财力来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我们只需重复一下整个城市因暴雨而瘫痪的情况,而不是干躁的数据,就能看出这两个方面的区别。

北京的基础设施有一个选择,在于重发展,轻整体改善;只在乎口吃,不顾顺利排出;你只想去盖楼,不考虑打好基础。北京市水务局承认,北京中心区的排水管网现在最早有明朝的设施,排水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一些高层建筑已经建在旧城区的管网上,不能用常规方法更新,只能通过修补来维护。21世纪的高层建筑下面是明朝的排水设施。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这种情况给北京的相关管理带来了哪些挑战?

一场大雨浇灭了北京基础设施的选择。天一定会下雨。雨是上天赐予的一种雨,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要抱怨下雨,也不要以为大雨中市长或副市长去现场指挥交通就是管理。一个好的城市管理者是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北京排水设施的选择并不是北京独有的。中国城市的大跃进已经进行了30年。高层建筑下的基础工程是否与高层建筑相匹配,进出口是否顺畅,落实科学发展观后如何理解“科学”二字,是北京6.23暴雨留给管理者的沉重任务。

标题:商寅泉:一场雨浇出北京基础设施之疡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