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7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经济网大连6月19日电(记者曹伟)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在《中国城市林业的进步》一书中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城市森林建设的理念,包括走进自然、林网、水网、桥木、皇冠空客房入住率等。这对今后的城市森林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说,中国正在发展绿色经济,5000年不间断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以在推动绿色经济的今天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中国经济网记者余姚照片。

以下是嘉宾发言全文:【/h/】昨天去了大连,今天上午听了领导和专家的汇报,受益匪浅。十年前,我有幸参与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有“三生态”的概念,即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现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这种林业战略吸收了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的概念,因为我们的林业木材面积主要是大木材。这一点提出后,又加上了它应对未来变化的特殊地位,于是迎来了我国林业的春天。【/h/】我说我吸收了中国森林生态网的思路,包括布局,也就是点、线、面的概念。我们说的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一些城市人口集中的地方,做一些人流动频繁的线路,包括铁路、水路等等。所以,从我们国家的林业战略来说,里面有一个城市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有今天的森林城市战略。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说,我们应该让城市引进森林,让城市拥抱森林。这个概念对于我们的城市和森林的关系有一个定位。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提出城市要有一个理念,三个转变。所谓理念,就是把城市变成一个森林网和水网结合的生态系统。这三个变化是针对我市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中国过去的经验,我们需要三个转变。第一个改变是把过去对视觉效果的强调,改变到人类身心健康的水平。我们更多地谈论我们的健康。第二个变化是从注重绿化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转向空.的利用效率第三个变化是将我们的郊区边缘纳入我们的城市森林网络和水网络框架。【/h/】我们中国林科院等专家对五省市林业做了一些战略和规划,向大家汇报。五省是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城市主要是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扬州。我们做了之后,给我的印象是中国的建设是从点到线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现在提出了城市群和城市带的概念。比如京津唐,京津唐其实就是一个城市群,比如南方的广州,上海的长江周边城市群,福建的三个城市群,江苏的两个城市群。水路方面,长江沿岸基本上有很多城市群和城市带。我建议这个城市群或者这个城市带的大面积不仅仅是市区。以前我们说主要是发挥自己的作用,考虑的不仅仅是眼睛,还有鼻子。尤其是从事林业的同志们,如何把重点放在连接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地区,应该是我们的一个新方向。我们应该把这个地方建设成一个大生态、大环境、大景观的大绿化带,包括我们的绿色经济。 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首先,我们有三个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首先是我们有一个好的社会主义制度。每个人都参与城市的绿色事情,决策需要市政府拿定主意。这和很多西方国家不一样。我国的公用事业发展很快。第二个优势是我国是宝地,也就是说资源丰富,植被种类丰富。第三个好处是我们有五千年不间断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要好好利用。 以扬州为例,中国园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思想,所以园林体现了生态环境与文化相结合的典范。目前我们这个城市可能更多的谈身体健康,少谈心理健康,值得我们好好总结。西方开始慢慢提倡近自然森林理论,但没有强调人的因素。我觉得我们城市首先要总结的是中国园林的理念,就是把生态改善和文化结合起来。世界上没有中国园林这么丰富的内涵,包括我们建筑的很多方面的融合。【/h/】对于大规模的环境建设,比如南京,我很欣赏梅花山的建筑。梅花盛开的时候,都去看梅花,很好。梅花在中国文化中也有丰富的内涵。说到梅花,会让人想起美好的意境,净化人心,升华思想。现在有些地方做的很好,成都城乡结合部做的很好,享受休闲和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其他地方也有,也很好,值得我们好好总结。郊区边缘怎么处理,因为我们国家是多产品国家,有水有山,我觉得这个地方怎么营造大环境很重要。【/h/】说到绿色经济,可能到处都在讨论,有的地方做得还不错。我想说,中国在这方面其实有很多很好的例子。在扬州的时候看到一副很好的对联,书香门第,勤俭持家。我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低碳思想。什么是书香门第?只是你文化好,勤奋努力。所以在定位扬州为城市的时候,曾经有一句话把扬州定位为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辅相成的名城。今天,我们可能不得不遵循这个古老而现代的文本。【/h/】说到绿色经济,我觉得中国有两个更有影响力的人和时期。一个是李时珍。记得我在苏联留学的时候,世界上有名的名字都挂着李时珍的画像。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盛世。提起汉唐盛世,就会想到中欧的大交流。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在中国的桑树上发现了一种昆虫,已经有几年了。后来人们称之为“蚕宝宝”,它织出的丝绸不仅是中国人穿的,而且还与外界交换,交换的是财宝。在中国历史上,一个“蚕宝宝”和一棵桑树被用来建造世界上唯一繁荣的汉唐时代。我认为我们今天也应该这样做。桑文化也很丰富,如唐代诗人“春蚕会织到死”,这是符合我们为人民服务,奉献与死亡的。谢谢大家!

标题:彭镇华: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