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基金业唯一的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伟向CPPCC全国委员会提交了“十二五”规划提案。

金融业应该转变增长方式

谢伟在建议中提到,在过去几年里,得益于中国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金融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大幅提高。但是,在这种快速扩张的背后,也存在着问题和隐患:一是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还比较单一,主要靠利差收入支撑。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息差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同时也正面临着投资规模的大幅增加,使得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这对于中国的银行家来说是一个尴尬——巨额利润可以通过简单的信贷获得,而不是产品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渐淡化,银行业必须拓展新的利润空,转变增长方式。二是风险集中度提高。基于投资驱动的盈利模式,银行业“依赖大银行”和“依赖大银行”的现象将会加剧,大企业贷款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相反,中小企业的资本需求受到抑制。在银行利润不断提升的同时,风险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一旦经济环境逆转或者大企业所在的一些行业环境恶化,信贷风险就会集中爆发,也迫使银行业在未来五年调整增长方式。第三,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过高的息差降低了工业资本的利润,将工业利润转移到银行利润,抑制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利率管制无助于加强中国银行业,相反,它可能会鼓励银行的扩张冲动,忽视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国银行业应充分应对利率市场化趋势,积极转变自身增长方式。

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谢伟在建议中还提到,近几年来,信贷资源不断集中在东部地区、城市地区和大型企业,这一方面使我国信贷风险集中度不断提高,同时也制约了广大中西部地区、县乡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未来五年,国家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城乡等一系列战略转型目标。金融业应积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不断提高对县域经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这不仅是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平衡银行经营风险、扩大利润的战略目标。

他还建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国家宏观金融管理部门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是对经济发展与全社会货币供给关系的有效调节,应该是严肃的。然而,近年来,地方政府对财政的控制和渗透力度不断加强,为国家进入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命题。特别是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搭建地方融资平台,以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信贷为担保,获得了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对国家金融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一方面要严格规范地方政府的金融行为,纳入国家宏观调控范围,按照银行信贷管理的基本要求逐步规范;另一方面,可以逐步提高地方政府融资的透明度和阳光性,更多地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功能,通过发行债券让社会资金进入地方政府的投资渠道,从而增强地方政府使用资金的约束力,同时让社会资本分享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

谢伟还建议,要认真把握金融宏观调控模式,实施更严格的金融监管标准,关注单个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宏观风险和系统风险,有选择地运用反周期控制措施,确保经济金融安全运行。

标题:谢卫:“十二五”金融行业要转变增长方式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