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8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以来,央行推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创新工具,形成存款准备金工具体系,通过储备工具的交替使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格局。

从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监管的“猛药”,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也会导致社会货币供应量总额的急剧变化,迫使商业银行迅速调整和缩小信贷规模,这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激烈的冲击。因此,央行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往往会持谨慎态度。然而,这种情况在我国并不存在。比如2008年,央行在2007-2008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1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防止经济增长由过快转为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自2010年以来,央行还九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使用,至少可以说明法定准备金工具“自身弱”,简单使用效率不强。

为了加强货币监管,进一步提高流动性回收效率,央行必须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今年年初实施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央行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上的重大创新。差别准备金的动态调整实际上是七年前实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它既充分发挥了传统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优势,弥补了过去的不足,又针对当前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和金融机构发展的实际特点进行了大胆突破:一是动态调整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将原国家级金融机构扩大到地方法人银行;二是以前的差别存款利率制度实行一次性原则,缺乏后续惩罚机制;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是央行明确规定了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相关要素和规则。本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状况、杠杆、拨备、审计结论、信用评级、内部控制水平、信贷政策等将作为参考因素;第三,在具体操作上,信贷增长过快、资本充足率过低的吸收存款金融机构将区别对待,从事信贷扩张的金融机构将直接承担增加的准备金,而贷款增长较快的金融机构将支付更多的准备金,所有金融机构都不会因为一些金融机构的轻率推进而受到惩罚。

正是因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的“出道”,才使得整个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控功能骤然增强,恢复流动性的效果早已显现。最新宏观数据显示,为房地产市场降温、控制通胀、防止过热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似乎正在影响实体经济。特别是,虽然1月和2月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但消费零售额令人失望,部分原因是优惠税收待遇到期后汽车销售大幅放缓。与此同时,与住房相关的消费支出也是近期整体零售销售放缓的原因之一,反映了住房政策收紧后房地产交易的疲软。

但目前,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央行进一步恢复流动性、稳定整体价格水平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因此更有必要提高存款准备金工具组合的有效性。

一是加强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加大幅度、降低频率的方法,加强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例如,假设消费物价指数在3月和4月保持高位,下一次调整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每次调整100个基点。同时,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可以适当提高,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加快业务战略转型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

其次,要规范差别准备金的动态调整。差别准备金的动态调整不仅适用于当前的经济上行期,也适用于经济下行期,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引入“反周期监管”理论,即在经济上行期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拨备覆盖率和贷款配置率,降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管要求;而在经济低迷时期,情况正好相反。总之,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最新经济金融走势及其影响,强调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大波动。

第三,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实施应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有效结合,确保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体调整更好地与健全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相结合。在交替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同时,会配合利率、汇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通过动态调整和试错,形成反通胀政策工具“组合拳”,促进银行信贷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实现有机结合。此外,应敦促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投入更多信贷资金。

标题:当前更需提高存款准备金工具组合的有效性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