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6字,读完约5分钟

“每年都去中科院研究所调研,真的感觉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方面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在国际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ips研究方面的突破,以及化学研究所在绿色纳米印刷等领域的贡献。“十二五”期间,加强基础研究支持的方向不会改变。”1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调研时表示。

据了解,2010年科技部“973”计划研究经费计划为30亿元,之后追加10亿元,财政拨款总额4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财政拨款也突破100亿元;201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投资近30亿元。

"去年,中国在基础研究上投资约300亿元人民币."万钢说,站在“十二五”初期,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可以说我国正在从基础研究大国走向强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道本表示,基础研究工作是国家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更依赖于自主创新。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基础研究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更高效的科研管理思路和制度,以及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更稳定宽松的科研环境,是管理部门更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有一定创造力的年轻人来说,初期的一块木炭可以点燃熊熊的篝火。需要资金的科研人员,要给他们足够的条件完成自己的想法,让资金在最好的环境下使用。过去几年,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很好的例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琦说。

对此,万钢表示,就基础研究而言,“十二五”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探索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基础研究本身就是探索规律,但在部署基础研究方向时,需要探索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规律是不同的。只有尊重自己的法律,才能做好每一件事,不能套用,不能误用。比如技术创新规律不能用来解决基础研究问题。科技管理要考虑三者的相互作用,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做好事情。现在基础研究越来越广泛,需要更多的创造,跨学科,多方面了解规律。

在产业化方面,技术只有通过设备或器材才能成为产品。但这个过程不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的专长,需要跨学科和管理部门考虑如何加强技术转移。一项技术其实可以用在很多产品上,并不是1: 1的转化关系。了解这个规律很重要。作为一名科研管理者,我们应该让社会知道我们的成就。在未来的科研项目结束时,要形成一篇能被大众理解的科普文章,推动其向产业化转化。

二是科研基地建设,特别是试验平台和一些主要设备,包括科研条件等。建设科研基地更重要的是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科研基地建设将发挥扩散作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科研基地要多组织科普活动,专家除了参加专业会议,还要做好科普工作。做好科学传播,会提高企业对科研成果的积极性。目前这方面还是薄弱环节。未来将成立专业团队,在科研基地从事该领域的工作。

第三,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人才必须多层次,来源广泛。永远不要说有成绩的人才,永远不要认为有学历的人才是人才。一个好的研究团队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才。但是很多人才计划照顾不了这些人,各种研究所需要努力让他们在团队中发挥能力。此外,应该给研究人员更多的空房间,应该鼓励研究人员开发自己的仪器和设备。如果自行研制的设备价格低于购买价格,可以自行研制,有利于科研方法的进步和科研仪器的发展。

第四,创新环境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体系,确立正确的科研方向,倡导自由、民主、活跃的学术氛围,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的科研环境,形成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共同创造一种宽容失败、摒弃浮躁、专注研究、真诚自律的创新文化。在2007年修订的《科学和技术进步法》中,显然应该容忍失败。国家支持的各个领域的研究项目,如果通过努力没有达到目的,仍然会得到肯定。依据是,他们已经完成了工作,至少告诉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法实现目标。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有的必然达不到目的,有的会达到目的。所以“十二五”规划会认真考虑公差失效。此外,任何学术造假都应受到严惩,在科研诚信方面不得让步。

“中国的科技事业在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研究过去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重视,将来会比今天受到更多的重视。”万钢强调。

万钢表示,希望“十二五”规划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新起点,加强基础研究工作,让知识在技术创新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让技术创新促进成果产业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标题:万钢:“十二五”加强基础研究的方向不会变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