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2字,读完约3分钟

大学毕业前,梁远带着年轻人的闯劲和人这辈子一定要做点牛的信念,开始和同伴们骑着一辆载着30公斤行李和一台电脑的自行车,从北京骑行4500公里到香港。从北京出发,经过天津、泰安、南京、苏州、上海、绍兴、京华、瑞金...到香港花了50多天。

在给毕业照拍照的当天,所有的同学都在北京校园里合影,而梁源却是和500公里外的104国道500公里纪念碑合影。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和104国道上的500公里纪念碑拍了一张照片,是我大学四年来最好的照片。在这里,我距离北京和天安门广场500公里。那一刻,很多复杂的感情同时走了出来。”

当他回到北京和同学一起吃饭时,他告诉大家这个一个人的毕业照,说:“同学有缘分,友谊和爱情可能只是几个人之间的事。不过大学应该是一个人比较/闲的难得时间,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些事情,如果你在大学不做,也许你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

旅途中最难的不是身体虚弱,而是一路上的孤独。到了南岭,遇到一条山路,前面是同伴,后面是梁远一个人。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疲劳引起的低血糖拉开了梁远和同伴的距离,车又爆胎了。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梁源只能自己停下来,默默开始补胎。支撑自己的是想着借此机会终于可以休息一下。

旅行是相对于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两条平行的轨迹。然而,旅行的过程必须与他人的生活相适应。在旅途中,一个人会明白世界的起伏。梁源在很多陌生人的帮助下,也见过各种意外发生。

在路上,他看到前面的摩托车司机被当场撞死,于是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鹰潭遇到台风,要检查自行车时,长途汽车站的工作人员帮忙和司机讨价还价;看到前面十几米的电线杆被干雷砸了,我也被电麻木了...

黑夜旅行最大的障碍是没有路灯,即使打开自行车车灯也无济于事。去江浙交界赶320国道大修,很难在黑暗中骑行。在那条路上,梁远和他的同伴奋力前行,只被身后一辆大卡车的大灯照亮。大卡车一直跟着他们,直到它把他们送到有路灯的路上,然后加油,超过了他们。原来卡车在帮忙照明,后面压了一长串车。为了表示感谢,这两个人向卡车司机竖起了大拇指。

广州之后,旅程不是骑自行车完成的。那时候梁源觉得自己是骑自行车去香港已经不重要了。旅途之初,梁远一直以骑马去香港为动力,但三四十天之后,他难免会反思自己为什么要继续。"旅行的意义只有在你离开时才能知道。"梁源认为旅行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使人的心态归于平静。当你亲眼看到壮观的山川时,你就知道人的渺小,任何苦难的发生都是自然的。

回北京的那天正好是梁源22岁生日。他从火车站坐车经过二环回家,遇到了母亲,母亲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

回忆这段旅程,他说:“回到北京,我觉得这是一个所谓的文艺青年成长仪式。英雄和梦想在沿途掉落的20多公斤肉里。”

这次4500公里的骑行体验,是梁源为自己举办的最好的毕业典礼。他把它描述为“一次听起来很神奇,走起路来让你惊喜,感觉很神秘的旅程”。

标题:梁源:一个人的毕业仪式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