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2字,读完约3分钟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主任冯飞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所有国家都在酝酿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新兴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去年晚些时候,中国提出发展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么,世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哪些瓶颈?需要哪些创新?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主任冯飞。

这场危机加速了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从产业结构来看,对于新兴产业意味着什么?

冯飞:我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是低速增长,二是结构调整,三是制度重建。

本轮调整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新兴产业”这个词不是现在中国独有的。国外讲新兴产业和技术,欧盟用的是“使能产业”这个词。这个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结构的调整。从政府政策的角度,美国在2009年12月发布了制造业复兴的政策框架,提出了六大新兴产业,包括我们现在已经确定的六大新兴产业,如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

日本在2010年6月宣布了2020年新增长战略,提出了包括健康产业在内的三个重点发展领域。2009年12月,欧盟提出2020智慧可持续协调增长战略,提出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可见,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正在全球酝酿。

自主创新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瓶颈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是什么?

冯飞:中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进行的。在我看来,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几个瓶颈:第一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三个特征:第一,基础性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特征。与成熟产业相比,更多体现在创新程度和根本创新上,而不是成熟产业的渐进式创新导向特征。现在成熟产业的渐进式创新存在创新边际效益递减、创新成本增加等问题。

二、创新和破坏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的频率,从产业周期来看一般是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初始阶段的特点是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频率。所谓破坏性创新是一种创新成果的出现,是对一种刚刚诞生的所谓新技术的颠覆性创新。

第三,从世界范围来看,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过程。比如像电动车,电动车的诞生时间比传统汽油车早。现在,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动力电池的发展已经近五年,并且随着动力电池的技术突破而发展。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刚刚得到一个新名词,叫做物联网,是麻省理工学院在1998年提出的,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从这些特点来看,并不是金融危机让这些技术出现,而是金融危机加速了新技术的产业化。第三次信息浪潮迎来了以物联网为特征的工业化。对于中国来说,前两次是跟着来的,现在处于一个有可能有同样发展的位置。但是,我们认为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不够的。在中国建立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新能源。我们的风电年装机容量和新增装机容量都是世界第一,全球太阳能光伏40%的产能都在中国。但从技术角度来看,还处于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渡期。所以在行业内,关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有争论,我觉得太快了。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三个创新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