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5字,读完约3分钟

与一些知名官员相比,朱幼棣的名字听起来相当奇怪。目前,这位略微谢顶的退休官员穿着一件旧黑色羽绒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在最近的一个下雪天,他甚至在门口迷路了,因为他低着头走路。

就在最近,这位退休的国务院研究室前主任因为出版了一本名为《大国医改》的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本400页,40万字的书,在中国医疗乱象遍地之后,击中了利益链条。有媒体评论说这本书是“为中国医改刮骨疗毒”。

其实两年前的夏天,朋友们就开始“鼓励”这位高官为医疗体制改革写点东西,他不假思索就拒绝了。

“医疗改革变得一团糟。很多专家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哪个部门给他们项目经费,他们就帮这个部门说话,人民忽悠领导。”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想卷进去。”

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其实他早就离不开这个国家十几年的医疗改革了。

他仍然记得1996年的一个冬天,当时朱幼棣还是新华社的记者。他骑着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北京,去北京肿瘤医院附近的地下宾馆采访,里面全是去就医的病人。

他遇到一个可怜的癌症患者,工厂改制,医药费无处报销,借来的钱在医院很快就花光了。绝望的老工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块170元的亮石头上。“疼的时候按一下,疼痛好像就减轻了。”。

直到今天,朱幼棣仍然清楚地记得斯通的故事。从那以后,无论是写中央领导背后行踪和指示的新华社记者,还是后来进入官场,成为参与过很多中央政策调查和内部参考工作的高官,他始终密切关注着这个国家持续了十几年的永无止境的医疗体制改革。

2009年,他终于决定把自己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写进书中。他只是想让人们明白医学领域的混乱,“本质是什么?”。

这位参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官员,对央视主持人白称之为“看不懂”的“医改咨询稿”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分析,剖析了晦涩文字中隐藏的含义。

最明显的是“基本药物由国家通过招标或集中采购方式生产”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在中南海天天写报道的官员指出,这句话的潜台词可能是“卫生部指定经销商垄断招标药物”。

世纪之交,中国的医疗改革结束了“大论战”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四项原则,即“政企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然而,朱幼棣直言不讳地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以医养医”,“这是医疗改革推进的主要障碍,也是医德丧失的核心根源”。

对此,朱幼棣本人有着深刻的体会。2002年,父亲因病住进了三甲医院。这位78岁的老人每天要接受十多个小时的输液,花费了很多钱,但最终还是因用药过量而死于心力衰竭。

与此同时,这位“真正热爱”的官员也发现,大量医疗资源正在被肆意浪费。比如吉林省的一个小乡镇卫生院,就有100多名员工。原来乡镇体制改革后,压缩了原有的事业编制,曾经享受事业编制待遇的“七姨八姨”都被安排进了医院,赢得了“铁饭碗”。

但也有专家将患者涌入省会和省会就医的现状定义为“盲目、超前的医疗消费”。他气得在书上写道:“这太离谱了!”

“连个大学毕业的博士都没有。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副业。有些医疗设备甚至没有合格的操作人员。农民怎么能在这样的医院看病?”说到气,他敲了敲桌子,大声说道。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朱幼棣:为医改刮骨疗毒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