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2字,读完约3分钟

松松辉

(我的五年)郑媛(陕西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与文物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目睹并经历了山西考古学一系列新的变化和发展。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文化遗产的尊严得到维护。

200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山西考古学院,成为一名基层考古学家。

过去,我们用“文物”这个词来表示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和文物。我们主要沉浸在对文物的探索中,而忽视了它们的利用、展示、社会价值和民生价值,忽视了公众的认知和感受。

然而,这在五年前已经改变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正式界定了我国“文化遗产”的概念;自2006年以来,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指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根据文化遗产的发展趋势,我院考古所也及时转变了发展思路,调整了机构,新设立了科技考古室、公共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室,开展了大量全新的工作。

这五年来,我们的考古变得更加“亲民”,更加关注民生。除了每年“文化遗产日”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知识外,我所居住的公共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还组织各种规模的公共考古活动,如在繁华闹市、遗址、考古遗址向公众进行“走近考古、触摸文明”的公开讲座,举办全国高中生考古夏令营,举办山西考古文化周公益活动,招募首批公共考古志愿者等。

我们不能低估我们考古研究机构的这些非科研行为。一方面,我们可以与公众和社会分享考古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公众为保护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做出贡献,营造“人人有责任保护文化遗产,人人可以分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氛围。

此外,在关注民生方面,我认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得到妥善保护,不仅可以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为经济和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在过去的五年里,全国许多省市都在探索通过保护大型遗址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和村庄,保护了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我们还依托山西省临汾市曲沃金侯墓地原址,建立了山西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并试图利用考古资源为现代社会服务。

在过去的五年里,有很多令人满意的事情,也有令人担忧的方面。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开挖地基,可能会对地下文物和文物造成破坏。与此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挖掘古遗址尤其是古墓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但是,经过几年的基层考古经验,我坚信,为了维护文化遗产的尊严,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在公众中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增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记者叶言整理)

标题:郑媛:让文化遗产更有尊严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