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网3月11日电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今天上午举行了主题为“货币政策与金融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参加了媒体采访。

有记者问,最近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春节前一段时间资金紧张。现在,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生存问题。最近听说一些银行的差别准备金率被取消了。这是否意味着央行对调控信贷规模增长充满信心?此外,央行是否会继续使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信贷规模,以取代原有的信贷额度管理?

周小川表示,存款准备金主要调节整个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总流动性。总流动性的产生往往是由基础货币的扩张引起的。如果基础货币的扩张处于正常可控状态,我们就不需要更多地依靠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但有的时候,基础货币的扩张是被动的,有些时候是你无法控制的。这样,社会上就会有更多的流动性。流动性多了,就会有吸收流动性的要求,而不是说流动性管理会取代其他工具。

周小川说,基础货币的扩张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存款准备金率这个政策工具是否一定会长期使用或使用,或者长期不使用,用什么样的力度。

也有同志问存款准备金率有没有到极限。至于你说的,我觉得感觉资金短缺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我们会把今年和去年比较,去年和前年比较,前年和前年比较。大家的业务工作往往都是这样的。但是,由于今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定,我们肯定会觉得今年的流动性比去年更紧。我认为这只是反映了政府决定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这是我们的货币政策想要实现的目标。

但是每个机构的财务状况是否吃紧,或者吃紧到什么程度,都和机构本身密切相关。这取决于它自己的财务状况,它的市场和客户。另外,也要看它的选择。货币政策的目的是希望整个社会在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后,新项目会更少。只要新项目少了,你手里的资金还是能支撑正常的生产、消费、出口,你就能满足这些需求。但有些机构可能对上一个项目和大项目的融资还是很感兴趣,在那些领域花了很多钱,结果其他客户可能借不到钱。所以,情况因机构而异。一般来说,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基础相对较弱,所以有些机构可能会觉得资金紧张,但并不完全是这样。

至于差别准备金制度,是2004年出台的,体现了宏观调控的要求和结构性要求,即鼓励经济结构,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结构。到目前为止,一些概念已经被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宏观审慎管理强调金融机构的稳定性,也强调其信贷活动和业务拓展要逆经济周期,而不是一直往前走。往前走,经济过热会越来越热,冷了会越来越冷。我们正是利用差别准备金进行反周期调整,而这些差别存款准备金是有期限的,比如有的给了三个月的期限,三个月后就到期了。

相关主题:

全国人大2011年财务报告

标题:周小川: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感到资金紧是正常的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