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7字,读完约4分钟

2011年3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发表了题为《弘扬志愿者精神,加强国际志愿者工程建设》的演讲。以下是书面记录。

在中国和平发展、逐步体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新形势下,中国公共外交应运而生,潜力巨大。其中,国际志愿者服务是公共外交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因为它具有明确的对外友好目的、与东道国人民长期直接接触和密切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当中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复杂反应时,国际志愿者肩负着向世界人民解释中国的重要使命。

去年,当我带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访问几个东南亚国家时,我与在那里教中文的中国志愿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因积极奉献、热情服务和与外国学校师生的友好关系而受到高度赞扬。几位年轻的女性志愿者说,外国学生可以从我们的微笑中看到中国的微笑,从而了解真正的中国。他们说得很简单,但他们强调了国际志愿者项目的重要性。由此,我们意识到中国志愿者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的新形象,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加强国际志愿者的项目建设。

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上,成千上万的中国志愿者的奉献服务深深打动了许多外国人。一个日本政客告诉我,用全国的力量拿很多金牌,对我来说远没有中国志愿者那么震撼。开幕式上,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在体育场周边跳了这么久的舞,他们充满了活力和毅力,这让我深思:中国是唯一的出路!

这种传播友谊的新生力量,既不是耀眼的经济人物、高楼大厦、高速铁路或尖端武器所展现的力量,也不是大规模“宣传”所带来的冲击。志愿者传达了一种和平、宽容、奉献和友好的精神和力量,这是一种吸引力和文化魅力,使人们不仅尊重中国,而且热爱中国。

从许多志愿者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志愿服务是公共外交中最自然、最广泛、最能解释真实中国的方式之一。在世界各地,中国志愿者主要是年轻人,直接面对基层。他们通过每一个小小的动作、微笑的面孔和奉献,树立了中国最真实、最生动的形象,扮演着“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角色。有时候我们在海外花费大量心血,举办各种规模的活动,试图说服外国人,但效果不如海地地震后,中国国际紧急救援医疗救援队的志愿者出现在遍布全球的中外电视画面上,更加生动感人。志愿者工作对于巩固与世界各地人民沟通的社会基础和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近年来,孔子学院发展迅速,成绩斐然。自2005年以来的六年里,汉办向117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17000多名中国教师和志愿者,在327所孔子学院和370多个中学孔子课堂工作。2010年开设班级1.6万余个,注册学生36万余人,举办文化活动8000余场,参与人数500余万,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

中国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组织了数百名青年志愿者前往老挝、埃塞俄比亚和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医疗、农业、管理、文化和体育服务。志愿者树立的不仅仅是中国青年无私奉献的美好形象,更是年轻中国朝气蓬勃的形象。

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亲,亲密度是认识对方的关键。文化传播是政治经济传播的基础。志愿工作是一项造福全世界、造福未来的事业。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空国力提高、外国投资和外援大幅增加、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的背景下,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欧美很多国家都有派遣国际志愿者的传统。他们把志愿者活动提升到了国家大战略的高度,投入巨大。相比之下,中国的志愿者工作起步较晚,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众所周知,在国外建一个体育场大约需要2亿元,同样的资金,一年之内可以支持2000多名国际志愿者。给志愿者更多的支持,他们一定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借此机会,建议政府和社会进一步加大对国际志愿者项目的投入,提高志愿者的培训水平,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能力,关心志愿者回国后的就业安置,培育有利于志愿者成长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外交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题:赵启正:弘扬志愿者精神加强国际志愿者项目建设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