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7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广播网北京4月22日电据经济之声“超光财经观察”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昨日(21日)在出席全国打击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和滥用视频会议时强调,要以坚定的态度、强硬的措施、更大的力度,不断深入整顿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最近,国务院也发出了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食品的通知。

来自高层的管理措施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敏感。相关要求也说明监管的拳头越来越紧。那么这次国务院专门发文加强监管,约束力有多严格呢?突出企业的主体责任有什么特殊意义?《经济之声》特别观察员、资深金融评论员马光远认为,监管应该正常化365天。

“监管”不到位,无人负责

主持人:最近食品安全事件中出现的添加剂可以说是屡屡打破大家的想象,有网友形容为惊艳。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对我国整个食品生产链中的企业,如销售这些添加剂的厂家,处罚过轻。据你观察,他们的非法经营程度如何?首先请大家举例说明。

马光远:每一起食品添加剂安全事故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然,食品添加剂滥用是如此严重的情况,除了违法成本低之外,还有长期的监管机制。也就是说,一方面,很多制造企业看到了好处和监管漏洞;另一方面,他们看到许多非法行为没有受到严厉惩罚。这本身不是惩罚机制,而是激励机制。

我们说违法成本低,不仅仅是厂家,还有下游厂家,还有我们监管的整个环节。对于食品安全的整个环节来说,除了生产者,还有监管者,监管者违法成本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比如,我们每次看到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惩罚生产者之外,对相应的食品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部门没有被追究责任,被调查的人也不多。比如前段时间看到的彩色馒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关方面对相应的质监部门进行处罚。监管不力、违法成本低,其实是短期内食品安全发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马光远:食品安全监管需常态化 违规企业应让它死去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