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4字,读完约3分钟

“这本书的畅销书与地震和中国对日本的援助密切相关。”前日本驻华大使宫本佑司20日在东京向中国新闻社记者打开了一份当日的日本报纸,指着新书的广告栏说:在报纸上,加藤嘉一的新书《中国人讨厌日本人吗?发行量超过5万册,高居新书榜榜首的消息令人印象深刻。

据宫本先生说,“3?“11”地震、海啸、核泄漏危机后,中国给予日本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的极大关怀、同情和帮助。胡锦涛总统亲自前往日本驻华大使馆吊唁,温家宝总理多次致电菅直人首相,甚至中国偏远地区的一些人向日本灾区捐款...这些都深深打动了日本国民。”以前总有日本媒体渲染中国的反日情绪,好像所有中国人都讨厌日本人。现在很多日本人对这种说法有疑问,所以大家都想通过这本书了解真实情况。"

在谈到很多日本人在地震海啸中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救援中国受训人员时,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十年的宫本佑司先生深有体会地说,“其实普通的日本人和中国人接触后很容易成为朋友。”三年前汶川地震时,他恰好是日本驻华全权大使,是日本对华大援助的见证者。“无论是在中国汶川,还是在日本东北,两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相互帮助。人们真的觉得,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的思想和观念越来越近了。”

现在虽然大浪已退,东北三个受灾县却被抛在了后面。日本震后重建在能源短缺、人力短缺等诸多障碍下难以启动。宫本说,日本的震后重建和经济振兴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日本的重建也为两国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比如这次暴露了日本汽车、电子行业过度集中的弊端:如果一个地方受到影响,整个产业链就会崩溃。“分散生产”将是未来的大趋势。“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一些工厂转移到中国呢?”比如日本在大规模重建的过程中,非常需要大型机械和重型卡车,这是国内相关行业的特长。“我们非常希望中国设备和操作这些设备的人能来日本帮助我们。”

他还提出,东北三县的农林水产业已经劳动力不足,中国受训者在学习期间弥补了这一不足。在这场罕见的灾难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回到了中国,情况特殊,可以理解。今后日本可以放宽劳务派遣限制,为他们长期在日本工作生活创造条件。“这个问题,中日两国政府部门可以好好讨论一下。”

日本在这场灾难中积累的教训和经验也应该与中国分享。比如地震成功了,海啸却损失惨重。“日本欢迎中国各界代表团来访,欢迎两国科技专家讨论防灾减灾合作。特别是双方友好的姐妹城市可以先行一步进行交流。”他认为,目前日本大部分地区的旅行安全是有保障的,对日本大部分地区生产的食品应该是有信心的,因为日本的标准甚至比欧美一些国家更严格。

宫本先生一口气提出了很多日中合作的可能性。在他看来,日本东北部的震后重建绝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一个把它改造成环保、节能、防灾减灾、温暖弱者最先进的新社会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成为日本的重要伙伴。

去年10月从日本外务省退休后,宫本先生走遍日本,每周平均三次演讲,向日本各界介绍他心目中的中国和日中关系。他的代表作《未来如何应对中国?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之一,销量突破万册。

宫本先生通过几十年的日中外交经验,深刻认识到“日中之间所谓的问题,至少有70%来自于缺乏相互了解”。因此,他一直坚持认为,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只有巩固该国人民的感情基础,两国关系才能令人放心。”他还希望这场千年一遇的灾难能让双方人民认识到世界的真谛,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标题:访前驻华大使:震后重建需要中国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