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9字,读完约2分钟

“北非和西亚有这么大的问题。我们没有远见。这是失败。”博罗协会主席、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几天前在一次会议上直言不讳。他呼吁政府部门重新考虑他们在中东和阿拉伯地区的经济战略。

自中东局势突变以来,经历过伊拉克战争和巴以冲突的马晓霖发表了一系列题为《中东局势动态分析与评论》的文章,深入分析了中东局势的由来和发展。最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的中阿经贸关系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他就中阿经贸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看法。

“在阿拉伯市场,我们有多少家、多少家公司、多少份经贸合同还不清楚。”马晓霖尖锐地指出,“阿拉伯国家有30多万中国人,除了从事外交和新闻工作的不到1万人之外,大多数都与经贸有关。中东的政权更迭和政策走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贸利益和人员安全。因此,无论是从能源安全角度,还是走向全球,我们都需要下大力气去研究中东和阿拉伯地区。”

他呼吁在考虑调整中东战略时,关注发展中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互利关系。“具体来说,我们当地的项目和企业不能一个人吃饭,赚不到钱就跑,把当地环境搞得一团糟;挣钱不是双赢,但是工资很低,或者说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中东局势的变化,今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有所下降。仅在2月和3月,义乌对阿拉伯国家的出口总额就下降了70%。在未来中阿经贸关系的发展中,马晓霖认为,除了关注能源,中国还需要帮助阿拉伯国家解决经济结构单一、就业不足的问题。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考虑将部分国内剩余产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东,通过发展经贸关系实现双赢。

在制定中东经济战略时,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也是一个现实的考虑因素。有人认为,由于中国垄断了苏丹的石油资源,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嫉妒,使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分裂苏丹。马晓霖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在任何有利可图的地方,都要做到平衡,才能避免翻板,谁得不到什么。“很多公司只考虑业绩,不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问题。事实上,他们的表现实际上可能会损害大利益,更不用说地方利益了。”。

马晓霖还建议,在制定经济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中国有必要在海外建立维持和平和干预机制。这种干预不是干涉别国内政,也不是帮助一派打一派。然而危机爆发了。利益不就近维护,前期投入的项目就没了。”

标题:马晓霖:重新考虑对阿经济战略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