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4字,读完约5分钟

就在一场权力斗争之后,国美新任掌门人张灿大众面对这样的成就,带领国美重回辉煌?

黄光裕走了一步,把枪发动起来。2011年3月9日,国美宣布现任董事长陈晓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张大中接任。

去年8月,黄光裕在狱中提出撤销配股、撤销陈晓、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任命邹、、为执行董事等5项建议。陈晓离开董事会,意味着黄光裕入狱的五个方案都达成了。

3月28日,国美发布了由张大中签署的2010年财报。财报显示,国美上市公司826家门店实现营业收入509.1亿元,同比增长19.32%;净利润19.62亿元,同比增长39.25%。其实这是陈晓时期的最后一份年报。

但与苏宁电器发布的年报(002024)相比,国美的表现是逊色的。2010年,苏宁电器1342家门店实现营业收入755.05亿元,同比增长29.51%;净利润40.12亿元,同比增长38.82%。国美的净利润还不到苏宁的一半。

就在一场权力斗争之后,国美新任掌门人张灿大众面对这样的成就,带领国美重回辉煌?

大中国美苏宁三国演义

张大中是谁?大众电气创始人。

1980年冬天,张大中在他的厨房里做了60盏落地灯,赚了160元。大众电气成立于1989年,2006年年销售额为87亿元。20年来,大众电器主要扎根北京,发展到华北。但却占据了北京电器销售50%的市场份额,成为唯一覆盖北京内城、社区、郊县的电器连锁店。

张大中,出生于北京,据说是一名“高中生”。曾在京郊农村插队,1972年分配到北京市海淀区供销社工作。1989年初,营业面积只有10平方米的“大众音响公司”在北京西单开业,销售零部件,这是大众电气的第一家店。1999年,大众电气作为电气垄断链扬帆起航。

2005年是大众的巅峰。今年58岁的张大中初步确立了国家扩张的想法。他派出了10多个学习小组,试图用重金占领全国市场,扩大大中型企业的地盘。今年,大众在北京的门店销售额占了40%的市场份额,相当于国美和苏宁的总和。

而大众电器深度介入北京市场,年销售额超百亿,其他三家家电连锁企业形成了包围圈的趋势。比张大中晚四年进入北京家电销售的国美,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连锁店。2002年成功上市融资,成为大众最强对手;1996年,重新建立永乐品牌的陈晓,和一起奋斗的40位同事,用了两年时间,在上海站稳了脚跟;1990年,从空调任的苏宁首席执行官张近东于1995年成为连锁家电商店的掌舵人。他以南京为腹地,迅速征服了其他重要城市。

虽然大众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但据一位大众的管理人士透露,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也层出不穷。此外,大众电器也存在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单枪匹马、决策过度武断等问题。此时,张大中过于沉浸在店面数量和营业额的快速增长中。据说他只是单纯的相信大众电气可以通过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发展成为所谓的“中国第一商业集团”。

内部问题不断与辉煌的外部销售形成鲜明对比。面对这样的情况,三年后就到了退休年龄的张大中开始思考如何卖掉自己的老字号企业,套现。

最初传言百思买想收购大众电气。到2006年4月,永乐和大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通过股权互换的方式,在一年内完成合并。合并后,中国第三大家电零售商将崛起,有实力对抗国美和苏宁。永乐为了表示诚意,甚至提前向大众支付了1.5亿元的“并购保证金”。

令张大中惊讶的是,永乐是由国美控股的,国美在宣布收购大众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觊觎上海滩。事情突然变了。大众想卖但不能,永乐想买但不能,国美态度动摇,苏宁的冷漠对待,百思买的介入使得此次收购的戏剧性效果得以延续。

无论黄光裕是否表达了对大众的兴趣,陈晓告诉媒体他不能和他做朋友,张评论说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对于这些,极其低调的张大中守口如瓶。

接近张大中的人士表示,无论企业内部事务有多大,张大中都必须亲自做出决定。20多年的奋斗压力,2万员工的庞大企业集团的事务,非常折磨人。有人说张大中老了,有人说他累了,有人说他希望和永乐反复并购受到伤害。

本来想和永乐联手和国美、苏宁抗衡,现在只剩下大众孤军奋战。它能做的就是等待下一次收购。此时,大众电器有限公司正在等待国美与苏宁之间的价格。由于领导风格总是亲力亲为,大众电气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也没有培养足够的接班人,所以出售大众似乎是张大中的唯一出路。

最后,在2007年12月,张大中实现了他酝酿已久的“自主开发,择优结合”的战略选择。已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通过银行向独立第三方委托贷款,取得了大众电器的独家经营权,收购价格36.5亿元。此次收购完成了国内家电市场的大整合。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国美的轮回:新掌柜张大中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