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6字,读完约3分钟

博鳌金融论坛前沿报道小组詹向阳、周莹莹

4月1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上,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詹向阳与金融网站交谈,解读第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认为稳定,仍在可控范围内。关于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詹向阳表示,货币政策已经转向稳健和正常。“央行的严格控制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也有必要防止经济过热。”【/h/】社会融资总量解读:统计规模尚可控制[/h/】中国人民银行14日首次公布了我国目前的社会融资规模。一季度金融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减少3225亿元。【/h/】对此,詹向阳表示,第一季度数据中首次使用了“社会融资总额”的概念,与之前只讲贷款的统计方法不同。简单来说,以前只包括贷款总额,现在统计的是整个社会的融资总额,除了银行贷款,还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甚至衍生品。 詹向阳引用了去年的数据并进行解读。2010年,银行占全社会融资总额的50%以上,其余为非银行融资总额。其实一季度的贷款才4万亿多,由于统计方法不同,我们看到的数据要大得多。 詹向阳强调,现在使用的融资总量和以前的概念有很大不同。现在最需要的是人们接受央行新的统计口径的过程,银行也需要适应这个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原因的统计口径来算,社会资金总量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实际上比前两年少了很多。【/h/】詹向阳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媒体和公众能够清楚地区分社会融资总额和之前的统计数据的区别,而不是只看数字。【/h/】詹向阳表示,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中央政府和央行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力度更强,从只控制银行扩大到全社会,宏观调控范围不断扩大,可控性比以前更大。她还表示,这只是第一季度首次尝试使用社会融资总额。“大家看到的只是数据。重要的是看得出什么统计口径。这是有意义的。” 货币政策转向“稳定”,回归正常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环比下降0.2%。通胀居高不下,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显然,应对危机的积极货币政策已经逐渐退出,转向稳定。詹向阳强调,稳定和紧缩不是一个概念。中国在货币供给不足的时候采用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当时的稳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目前使用的稳定意味着回归正常,危机已经过去,宏观经济正在走向正常。詹向阳认为,要正确理解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能简单理解为紧缩。【/h/】詹向阳估计贷款总额和去年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还是比较稳定的。因为经济本身有8%的增长率,资本作为载体必须跟上速度。随着经济本身的拉动,银行贷款不可能不增加就退回去。 但目前我国存在一些影响货币政策的棘手问题,比如长期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迫使央行发行货币,这是目前我国货币比率较大的重要原因。【/h/】詹向阳也表示现阶段通胀压力比较大,监管部门降低贷款速度是可以理解的。可能会在第二季度,也就是6月份调整。年底回头看,总额和去年差不多。也就是说总量还是稳定的,会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h/】对话结束时,詹向阳表示,今年是“十二五”第一年,地方政府上行势头强劲,房地产市场过热,央行保持严控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防止过热。

相关主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

标题:工行詹向阳:社会融资总量可控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