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2字,读完约3分钟

全球经济结构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松动,近两年在复苏过程中有所调整。目前,通货膨胀已经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并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而在全球蔓延。

中国如何应对?恐怕我们应该从分析“负利率”等现象入手,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当前的问题。为此,《蔡颖》记者专门采访了北师大金融学教授、“中国50人经济论坛”专家委员何丽萍。

负利率刺激投资

“人才”:2011年“中国50人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在你看来,主要问题是什么?

何丽萍:很多学者都专门提到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刘易斯拐点”,这意味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增长停滞了。这将对一些工业部门产生影响。这是我们可以预见的变化。

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外部需求放缓。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需求,以美元计算的出口年增长率高达20% -30%。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商品出国没有积压和饱和,说明国外需求非常旺盛。

这种需求在未来会继续,但其增量或增长率会降低。也就是说,在未来,我们以不变美元计算的出口增长率不会像过去那样超过20% -30%,而是可能回落到15%以下,甚至10%,与我们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保持一致。

蔡颖:除了劳动力增长停滞和外部需求放缓之外,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高投资率?

何丽萍:在华投资比例大,应该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和我们的制度有关。很多投资都是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企业盲目扩张造成的,并且长期存在。这说明我们的经济体制不够重视和约束投资效益。这是制度原因。

第二,经济周期也有原因。2008年后,世界遭受了金融危机。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应该主要投资,所以投资的比例增加了。

第三,可能存在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对于企业投资,经济学上有一个基本规律——边际生产率递减,即在不变的技术条件下,随着生产要素使用的增加,单位生产要素的产出减少。

如果把这个规律推广到一个国家,就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投资增长率也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边际产出的下降而下降。但中国没有看到这种情况,投资增速长期居高不下,值得研究。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实际投资的边际产出下降了,而投资的增长率并没有同时下降,因为企业面临的实际投资成本也下降了。投资收益是总收益的概念,而净收入对投资决策有影响。这里的一个决定性指标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假设企业贷款利率为5%,同期通货膨胀率达到8%,那么企业实际支付的利率为-3%。因此,虽然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在下降,但由于实际利率为负,相当于为企业投资提供了额外的补贴,刺激了企业的投资需求。

“天赋”:你在例子中使用了8%的通货膨胀率。是否表示统计局3%的cpi不准确?

何丽萍:不是,我们说企业的通货膨胀率不是cpi(消费价格指数),而是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贺力平:切忌把泡沫做到极限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