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9字,读完约3分钟

十二五规划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节点。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这种变化将如何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和格局?本报记者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红。

中国房地产报:今年是实现经济转型目标的“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被业界视为中国房地产行业转型之年。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秦红:中国“十二五”规划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政策脉络,那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是以前理解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主要是内需和外需的结构调整。十二五规划中,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内生驱动力。第一个是城市化,推动城市化,让更多的人住在城市,拉动内需。二是服务业,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内生动力。

这些优惠政策意味着房地产,尤其是商业房地产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中国房地产报:这个机会会给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带来什么影响?

秦红:这个机遇不仅仅是城市化带来的城市人口增加这一简单的数字现象,也是大城市、龙头城市和“十二五”期间2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增速提升。随着大城市的扩张和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集中度和收入水平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商业需求会越来越大。比如过去的超市可以满足城市的需求,但城市扩张后,人们对城市的商业需求包括专门的写字楼、专门的酒店、咖啡馆、酒吧等高级场所。

城市对商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也意味着城市土地对公共服务和综合商业的投入会越来越大。大城市扩张的时候,商业地产的需求并不是复制小城市规模的简单平商。这时候需要出现包括酒店、城市综合体在内的综合性商业,而不是简单的照搬过去的扁平化商业模式。

中国房地产报:近年来,以城市综合体为代表的综合性商业形态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你认为城市综合体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秦红:从客观规律来看,城市综合体代表了一种土地实用功能的综合利用模式,提高土地综合利用功能可以说是城市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经验。

从上个世纪各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思想来看,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就是城市土地供应的综合利用。通过将一个城市的居住、办公、商业、休闲、旅游等功能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互动的巨大需求。过去,我们的居住区、文化区和商业区分开的想法导致了城市一体化的停滞。

主观来说,城市综合体越来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带来当地的商业发展,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竞争力。

中国房地产报:从去年开始,许多二三线城市都推出了自己的城市综合体计划。如何看待这些二三线城市掀起的城市综合体热潮?

秦红:“十二五”期间城市化率的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更有利。如果说我们10年前的房地产开发更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东部地区,那么十二五规划中的城镇化重点是中西部地区和非一线城市,甚至非二线城市。

城市综合体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与这些城市的发展理念有关。随着“十二五”期间城市化发展,各级政府正在推进城市功能整体升级,推进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城市综合体为代表的商业发展模式符合这些城市想要提高城市综合功能的发展思路,因此也会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

标题:秦虹:城市综合体提速的“十二五”契机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7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