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0字,读完约7分钟

据《长江日报》报道:驾驶一辆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轿车上课,7个手机号为8,是三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声称花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云南大学副教授尹近日在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是一种废墟”,“教师不必讨好学生”。他把大学教师分成“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底层是只会讲课的老师,中层是会讲课、会选题的老师,顶层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的老师。

报道出来后,尹被网友评为“宝马教授”。相比于大众声音的批评,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个性表现也有欣赏者...

反侧

只有教师个性化,大学才能多元化

与宝马教授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昌大学校长拍摄的mv,虽然唱的跑调,却得到了网友的极大赞赏。为什么无为而无不为会有这么大的区别?这个其实不难回答,因为两者做的事情不一样,前者公然称宝马为教学,一边教学一边做导演,其实就是说前者有追名逐利的嫌疑。虽然人人都爱,但大多数人讨厌它,因为他们经常寻求知识。而后者呢?时尚新潮,正在化解与学生的代沟,所以受到高度追捧是有道理的。

但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教宝马的教授,还是拍mv的校长,其实都是个性老师的写照。这种人格老师,即使暂时不流行,也是大学多元化的前提。因此,我们不应该一蹴而就地杀死这类老师,而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而且必须正视大学教育目前受到质疑,很多人特别讨厌的现实,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什么都不会,严重脱离社会。更何况大学里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套的,毫无生气,一点青春的朝气都没有。如果是这样,很多人会问:有这样的大学,民族的希望在哪里?

这样的问题可能有点偏激和情绪化,但是让人反思的是,现实不就是这样吗?这不就是我们高校不给力的原因吗?而根本原因,除了大学制度的内在原因,学校老师不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吗?如果每个大学老师都有和华中科技大学“根叔”一样的性格,学生还会觉得疏远吗?大学的多样性不再是纸上谈兵。必须承认,个性化的教师是大学多元化的“起点”。只有教师个性化,大学多元化才有可能。如果我们也禁止这种做法,更不用说大学多元化了。

杨延明

平方

职业道德的丧失

如果尹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宝马轿车和七个8的手机号码,他“好心地提醒”同龄人,大学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是一种破坏,意味着失去大学教师起码的职业道德。从当今大学的现实生态来看,像尹这样兼职致富的教授不在少数。例如,最近有人报道称,武汉大学长江学者刘全胜违规兼职,在许多大学和研究所担任全职职务。刘全胜教授平静地回答说,“兼职工作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尹的“高等毁灭论”则更为露骨,其背后扭曲的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值得深思。兼职教授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成为尹这一代人炫耀的资本,而应该加以规范和限制。

不可否认,兼职教学是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兼职教授不一定要被吞噬,完全否定。问题是尹在云大担任公职,拿着纳税人提供的工资,同时担任三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教育部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大学教授享受兼职和分红。他们如何为公众服务?

有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指出专家已经开始当“二奶”了。这些评价虽然有一部分是对专家的不尊重,但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也客观反映了一些专家教授的现实生态和职业道德。尹工作做得不好。你有什么样的自信可以无所畏惧地批评学生,谈论教学质量和教师尊严?拯救大学精神,让教授秉持职业道德,不能指望道德血脉自动流淌,要规范兼职取穴制度,打开教授退场制度的出口,帮助尹走出“毁灭的苦海”,专心做上市公司董事。

胡艺

分析

“屁股”越来越受欢迎

宝马教授“直白”的性格也许苛刻,但却解释了一个无情的现实,打破了最后一层足够老师扫地的纸。

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早已是普遍现象。原因并不复杂。很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很浓,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所谓“一流”教授搞科研,“二三流”教授搞教学,这是形象概括。国内某名校校长承认,从事教学的教授年薪在7万元左右,而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年薪可以达到50-60万元。两者相比,有的人会竞争科研项目而不是教学。另一方面,上课和去穴位的收入差距更大。在我们学校教本科生是教授的工作,大部分都只有一点点班级津贴,但是到外面就能拿到几万几十万元的红包。在两者的平衡下,教授要在课堂上留多少思想?

对于大学来说,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一道迷人的风景。但如今,大多数大学教授的“位置”已经从讲台和实验室转移到了经济背书的窗口和四处走动的酒桌上。在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的教育语境下,尹认为“专心教学是一种破坏”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安心教书,他显然开不了50多万的宝马豪车,用不了7个8的手机号...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屁股越来越受欢迎。头怎么教?很现实的选择。

由此可见,要规范教授对自己职责的满意度,就要从“基本面”入手——如果“重科研轻教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不到妥善纠正,利润驱动的科研泛滥、“入坑”的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指望大学教授以道德自律投身教学,必然是奢望。相应地,像尹这样羞于投身教学的高校教师也会越来越多。

陈子睿

观察

背后是社会的功利主义

尹副教授的这番话使人们想起了教授,他说:“没有4000万人就别来看我。”因为太功利,太现实,所以一直被诟病。但是批评归批评。现实中不止以上两位老师有这种观点,很多老师也有。事实上,无论是的说法,还是尹关于大学教师投身教学是一种破坏的说法,都被曲解了。对此,公众应该理性全面地对待。其实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上可能会有问题,因为有些大学老师是学术性的,除了教学还需要学习。如果仅仅因为这句话就批评尹,那是有失偏颇的。

这不是尹副教授的借口。其实网友的批评和热议主要源于尹的“张狂”——我的电话号码有七个八,你能承受吗...正是从这样的细节,网民们认为尹的道德是不够的,他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赚钱致富上。就像上个月很多对董藩教授的批评一样,他所研究的房地产行业只是最受批评的民生问题之一。部分网友的愤怒,其实是对高房价和房地产行业暴利的愤怒。这使得公众的愤怒集中在教育和大学功利主义上。当然,大学是社会最后的精神堡垒,不要太陷入世俗功利的境地。但大学不是乌托邦,社会对大学和大学教师的期望太高,可能不现实。这不仅是社会的悲哀,也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但是无论如何都要上诉,坚持大学一定要有底线。如果太多的大学老师把精力放在发财上,大学就没有希望了。要改变这种状况,恢复大学的纯洁性,就要保证致力于教学的大学教师有体面甚至令人羡慕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张燕

■判断

教授的“五小节”

“全力以赴教书”就是“毁了自己”。按照这个逻辑,农民靠种地毁灭自己,工人靠干活毁灭自己,清洁工靠扫地毁灭自己...这个理论的真正含义是,泡钱是本事,想尽一切办法挣真钱是“能力”。这是教授们花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照亮商场和官场”的理论基础。其实他们只是“下三滥”的能力。

傲慢的宝马教授与那些更有钱的商人和官员相比如何?至少有五部七八的手机,至少有十部五百万以上的豪车。似乎教授的“张狂”还不到位,“前卫”还落后,“另类”还不够“行为艺术”。“七八”的手机号只是教授中另类的“五杠”。后者隐含着对权力的变态理解,前者隐含着对炫耀财富、霸权和权力的变态追求。

标题:宝马教授尹晓冰惹争议:兼任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