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2字,读完约2分钟

昨日上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左一)、中国银行行长(601988)、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斯(左三)、澳新银行集团总裁邵(右三)、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连涛(右二)、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董事长海塞尔在陆家嘴展示2011年(6000) Ic图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NPC金融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昨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权威还不够,央行应该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总体趋势。

据吴晓灵介绍,2003年,我国形成了“一方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格局,提高了货币政策制定水平和监管技术水平,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常规的监管协调机制。监管协调不仅仅是“三会”之间的协调,还应该由“三会”组成,财政部也应该是重要的观察员。

监管分散或掩盖金融风险

“在国外,没有人会在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或者在应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挑战央行的权威,但在中国,央行的权威太不足了。”吴晓灵说。

吴晓灵指出,虽然中国在金融监管方面有政治优势——有国务院协调,但在解决许多金融问题上似乎没有太大问题,央行权威的缺失似乎也没有造成大问题。然而,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弊端。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人民币要想有地位,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根本无法适应。

吴晓灵分析说,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还不够发达,这体现在监管体制上,即过度实行机构监管和完全排斥职能监管。专注于机构监管的好处是可以控制部分风险,机构风险由一部分人负责,但最大的弊端是市场分割,不同监管部门执行不同的监管标准,会埋没金融风险。

她指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央行是唯一能够在短时间内向金融体系和社会注入流动性、恢复市场信心的权威机构。央行如果缺乏金融监管信息,就会耽误最佳时机。

吴晓灵说,单一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能改善金融体系的监管,只有中央银行才能承担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能,这是由中央银行自身的职能决定的。因为只有央行垄断了现金的发行权,才能在金融危机中起到最后贷款人的作用,采取措施挽回市场的信心。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吴晓灵:中国央行权威性太不够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