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2字,读完约4分钟

2009年,中粮集团提出“全产业链”战略。中粮集团肉类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张近日在第三届食品安全论坛上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表示,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原因是上游过于分散,食品安全要控制好,整个产业链模式将把源头控制作为实践食品安全的有益探索。

主持人:据了解,中粮集团在2009年提出了全产业链的概念。中粮如何在全产业链模式下控制食品安全?

张:中粮集团肉类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全面实施中粮集团成立之初提出的全产业链战略。目前,肉类公司从饲料、养殖、屠宰加工、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等方面发展肉类产业。目前行业内能实施全产业链的大企业很少。中粮在实施整个产业链的过程中首先控制源头。目前,中粮集团在华中、华东、华北地区已建成59个自养养殖场。到今年年底,这59个自养养殖场可以屠宰150万头猪和3000万只肉鸡。饲料方面,养殖场的饲料基本来自集团内部。中粮集团对饲料、原料和种猪有很好的控制,从而确保下游加工的食品安全。

主持人:整个产业链模式在国外有实践过吗,成熟吗?

张:在国外,整个产业链的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在整个产业链模式下,上游养殖会出现一些订单养殖,也就是说大企业委托一些小企业养殖一定数量的猪和肉鸡,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收购,中粮集团也会研究这些订单养殖的做法。目前,我国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原因是上游过于分散,难以控制和监督。国内规模以上养殖企业不到70%,规模较小。据资料显示,我国养殖50头猪的规模其实很小,管理监控难度很大。中粮集团希望在这三个地区建立示范养殖区,引导农民和投资者发展规模化养殖,从源头上实现控制。

主持人:在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从事水产养殖的。在整个产业链模式下,水产养殖成本可能很高,中小企业可能缺乏能力和资金。中央企业的引入会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空间吗?

张:水产养殖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企业要为其发展做好设计。做下游企业,要采购好原材料;屠宰加工企业要爱护采购生猪,这关系到企业自律。如果企业自律做得好,整个食品安全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每个企业的产品线都不一样。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产品线,中小企业有中小企业的产品线。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可以在市场上共享繁荣。中国的食品市场更像欧洲,中国会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包括低温肉制品在内的鲜肉,地域限制在300-500公里。因此,在销售半径有限的情况下,具有特色的地方中小肉类企业将有更大的生存空空间。

主持人:通过瘦肉精事件,我们发现所有问题都发生在源头。中粮集团是如何控制食物来源的?

张:目前中粮集团的屠宰规模不是很大,但上游的猪、肉鸡主要来自自养部分,约占总屠宰量的30%-40%;另一部分来自规模养殖场,中粮集团将与当地规模养殖场签订合同,进行定向收购。因此,收购成本略高于大宗采集成本。但中粮必须从食品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控制食品来源。

主持人:从大型养殖场采购原材料有风险吗?中粮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控制这个风险吗?

张:规模化猪场的生猪屠宰是定期分批进行的。中粮将对每批生猪进行抽查;猪到达工厂后,将有不少于6-12小时的休息时间;休息后会取尿样检测药物残留。如果遇到不合格的产品,中粮会退回或交给检验部门,以确保进入生产线的产品是合格的。

主持人:中粮肉制品也有自己的品牌——佳佳康。中粮作为集团十大业务之一,如何在肉类行业做大做强?

张:肉类业务是中粮集团起步较晚的业务。中粮集团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入肉类行业,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整合机会,很多问题也是整合机会的一个信号。这个时候进入行业会有更好的发展。中粮目前的肉类品牌是佳佳康,旨在为每个家庭提供最好的肉类,让每个人都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品牌的基本内涵。中粮集团希望在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让消费者了解佳佳康这个品牌。在整个产业链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安全、营养、健康、美味的肉类,中粮集团也逐渐开始在北京与消费者沟通。

主持人:十二五期间,各行业都在倡导技术创新。中粮肉类加工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思路?

张:在包装方面,中粮将根据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逐步小型化包装;同时,我们会选择更加环保的包装材料,更加注重产品的原味和营养健康,即使成本会相应增加;产品创新将是一种倒退的创新,让消费者享受更安全的食物。

标题:中粮肉食公司副总张原飞:食品安全要把好源头关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