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11字,读完约6分钟

1月5日,德国《南方都市报》发表了李克强副总理题为《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的文章。以下是全文:

新年伊始访问德国是一件愉快的事。德国是一个哲学家、科学家和音乐家的国家。德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深受中国人民的钦佩。“德国制造”以其卓越的品质、精湛的技术和善于创新的品质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中国人民对德国人民一直怀有友好的感情。去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德国馆接待了400多万中国游客,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和电视进行了参观。德国馆最终获得了世博会主题演绎金奖,让中国人更加了解德国。

我相信德国人民也愿意更多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10%左右,内需增长贡献率达到90%以上。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人口多、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环境和资源约束也在加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人均GDP除以13亿人,在世界上只有100左右。很多德国朋友都去过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如果去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或者离大城市不远的乡村,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去的难,喝水难等问题还没有解决。13亿人口中,有7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八九百美元。另有1.5亿人生活在联合国规定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标准之下。发展中国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最近,中国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主要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的目标。因此,要扩大内需,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从而发挥10亿多人的消费需求潜力。要调整经济结构,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开发和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快企业、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增强经济内在动力和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

在继续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推进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或“きだよ 0”,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学习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学习借鉴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与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方支持欧盟采取一揽子金融稳定措施,帮助一些国家应对主权债务危机,促进经济全面复苏和稳定增长。

中德关系长期深化。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德两国共同努力,较早实现经济强劲复苏,为世界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预计将超过1400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近30%。中国首次成为德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和司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形势下,中国将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这将为深化中德经贸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扩大贸易合作。中国今年的进口总额可能达到1.5万亿美元。德国作为装备制造和技术出口大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双方应共同努力维护市场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主张通过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希望欧盟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发展平衡、可持续的贸易关系。

在促进相互投资方面。中国欢迎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特别是在现代农业、高科技、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并鼓励有实力和信誉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目前,德国对华投资仅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2%,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总额仅10多亿美元。双方应进一步挖掘潜力,巩固和深化机械、汽车、化工、电子、电力等传统领域的合作,开拓绿色经济等新的合作领域。

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中国将不断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知识产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稳定有序、透明可预测的市场环境。在中国依法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均为中国企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目前已有4500家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运营,希望这个数字进一步扩大。也希望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创业的条件更加便利。

在推动服务业开放方面。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经开放了100多个服务业。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的开放力度,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努力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欢迎德国公司加大对中国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服务业的投资。

在深化人文交流方面。双方合作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和举办“中德未来之桥”论坛,可以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德国的音乐、戏剧、电影等文化产品可以丰富中国人的生活;德国先进的医疗制药设备和技术可以让更多的中国患者受益;德国优秀的体育教练可以在国内多教。双方在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五年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预计每年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将大幅增加,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消费品和投资产品的需求水平也将迅速提高。这将为经济互补性强的中德两国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新的机遇。我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德在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一定会取得更大进展,给中德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标题:李克强在德媒撰文称将更虚心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