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0字,读完约7分钟

公司上市后,李红不喜欢把它作为一种压力或外界关注的动力。她仍然愿意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靠做菜把村基做成美国上市公司的李红,几岁学会做菜?有传言说是8岁,但李红否认,说8岁的时候只应该火,“而且是被逼的。”

反正从李红不能告诉自己的那一年开始,她就爱上了做饭。直到现在,当很多人把兴趣变成事业后开始懈怠甚至厌烦的时候,李红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她说,一开始的快乐在于准备食物本身,后来的快乐在于看着自己的团队和公司成长。

过去十年,从规模上来说,增长速度并不快。李红从第一家店到第九家店用了10年(1997-2007)。也许,李红曾希望用这种方式做农村根据地。“那时候我完全是带着兴趣在做,想打开就想打开。”李红回忆道。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越吉来到重庆出差时,才发现这家低调但繁荣的公司。经过研究,海纳亚洲的龚婷和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决定考虑投资。

为了见李红,沈南鹏让他的助手每月给这家乡村公司打四次电话。一开始,李红对风险投资不感兴趣,说不需要钱。最后一个著名的“盲人和玩家的故事”打动了她。这个故事的大意是,一个自卑的男生永远是球队的替补。他的父亲总是在看台上鼓励他的儿子,每次他演奏时都为他鼓掌。后来,男孩终于成为了球队的主力,但他的父亲去世了。这个男孩告诉他的队友,他的父亲是盲人,看不见他踢足球。

我问李红,这个故事里有什么让她感动。是否意味着风险资本家虽然不懂得吃喝,但仍然相信她会成功?李红笑道:“不是这样的。”她说,这些热心的投资者告诉她,所谓的风险投资就是去冒险,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谁会成功,一个公司会走多远。虽然他们也看财务数据,但更多的是依靠对业务的感受。“他们是一群在周围欢呼并能帮你提建议的人。”就是这种坦诚,“不知道你能走多远”,其实打动了李红。

“因为我不喜欢被别人期待,感觉老师一定要让你在学校拿高分。”她说。

从创业开始一路走来,艰辛就不用说了。李红在艰辛中寻找的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奏做事的快乐和冷静。李红把公司的第一个十年当做一个团队训练阶段。“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开店,开很多店都没有压力。”在这种悠闲的工作中,村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培养了自己的客户群。

但是是时候来了。2007年那个时候,她还需要外力再推村基吗?如果你回到三年前,2004年在沈南鹏讲同样的故事,你能打动她吗?李红眼睛都不眨地回答:“04年的时候都没人来投票!”她认为,ipo上市是自身和农村基础的有利条件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李红曾经想把ipo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或者说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是一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感觉做事的人。在风险投资进入之前,她对沈南鹏说,不要逼我开很多店。沈答应着。但最终村基开始迅速扩大。自2008年以来,农村地区开店速度加快,到2010年底,门店数量已超过110家。

这不是沈南鹏所要求的。2008年,当金融危机来袭时,沈南鹏警告投资公司,包括乡镇,并建议每个公司采取保守的策略来应对危机。但李红不为所动。

对此,李红解释说:“保守的策略是基于现金流紧张的假设。”她了解自己企业的情况,认为村基的现金流很健康,土地成本(店铺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在这个时候都在下降,是扩张的好时机。“就像股市一样,别人都买,你就卖。”作为一个女人,李红相信自己的感情。“很多时候,创业者还是要靠自己的商业直觉。”2008年至2009年,也是农村历史上扩张最快的一年。

毕竟上市改变了她。她认为,对农村基地影响最大的是“整个公司都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李红对餐饮有发自内心的热爱。现在,资本把事业和个人爱好结合起来,把她推向了下一个路口。到目前为止,她一直是公司研发工作的热心参与者,她会告诉别人为什么宫保鸡丁和泡椒牛肉片的味道是这样的——这些都是她早年自己开发的菜品。但李红不会让个人喜好完全控制生意。如果开发出来的菜味道好,不容易复制,李红还是会选择割爱。资本是理性的,率真热情的李红也是服从理性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是基于农村的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路演期间,许多投资者只去过中国香港,对中国内地一无所知。李红觉得说服他们并不难,对方关心的是行业内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如何抄袭等。“坦诚沟通很重要,以免让投资者觉得这个过程会有变化。当投资者问我的情况时,我说的是实话。”

投资者也担心以农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李红总结说,农村基地的特色在于中餐与西式快餐的标准化流程管理相结合,既满足快餐连锁的复制要求,又不失中餐的味道。

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这种商业模式可谓“中西合璧”。中国因素意味着该企业植根于广阔的中国市场,而空市场是巨大的;西方因素是,这家公司的管理方法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有规范和统一的标准。

上市附带的一个结果就是李红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从海外回来的海归喜欢用中文用英文单词交谈。一开始我以为是为了炫耀。”后来她去了香港,发现那里的人是这样说话的,因为两种语言代表两种思维方式,有时候中文单词不太满意的时候,英文单词更准确。为了更好的与投资人交流,不再年轻的李红开始学习外语。据说她经常和英语八级的秘书交谈,练习口语。短短两年,她的英语水平进步很快,现在可以和外国投资者交流了。“学了英语,感觉记忆力直线上升。现在给我一份材料,看完资料再记。”

此时此刻,李红无疑是信心十足,但ipo仍然给她一种淡淡的危机感。“我是一名职业经理人,我做得不好。他们可以代替我。”然而,她声称她不在乎控制。上市是为了淡化个人色彩。“想做上市公司,首先要想好,制度是底线,不因为人而存在。还有一点就是山外有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把你的生意做的更好,不管是谁做的。”如果这是李红的心,她真的和黄光裕不一样。

公司上市后,她成了“名媛”。她说她正在“慢慢适应外界的担忧”。当然,我不会让这成为压力,但也不会成为动力。反正只要不打扰我正常工作”。但是,她似乎习惯躲在闪光灯后面,最好是在厨房。即使经历过很多媒体采访,声音还是很轻,说几句话就会停下来观察对方的反应。

当一个朋友在机场的杂志上看到她的照片时,她会兴奋地打电话给她。她不高兴也不激动,却问朋友照片是不是长得像她。“不像最好的,如果是,可以看看买了多少书”——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隐藏。

今天,李红的日程越来越满,但她仍然像十年前一样努力寻找自己的节奏。她还抽出时间学习绘画——这是她多年的爱好。虽然她不愿意把照片放在办公室,但她很乐意在办公室展示自己的作品。面对画中田园般的风景,她的心会平静下来,回到上市前。

标题:李红:我有我节奏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