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7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下午14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先平出席会议,并就“十二五”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首先回答了记者关于十二五规划特点和亮点的提问。

张平说,“十二五”规划是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编制的。也可以说集中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社会各界的智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智慧。

张平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一五”规划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温家宝总理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了系统总结,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矛盾、风险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无疑是对“十二五”期间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预期目标的巨大挑战。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对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矛盾。

张平说,这也构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可以说,我们现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一直贯穿着这个主题和主线。

从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到政策导向,从发展目标到重点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朋友们如果认真看一看十二五规划纲要,就会发现,从指导思想到最终规划的实施,主题和主线都在闪闪发光。在确定发展指标时,我们把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这些方面我后面会讲,所以我觉得这是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我们努力结合优势和劣势。五年计划是中期计划,叫做“短期”。我们必须应对尚未过去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仍在危机的阴影或危机的泥潭中挣扎。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与我们提出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衔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所谓“长远”,就是要围绕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十二五”规划,也就是说,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努力,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奠定决定性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规划中力求把五年和十年、现在和长远结合起来。

第三,要尽量在规划中体现扩大内需的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调整需求结构。我们应该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和我们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建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重点。

第四,我觉得还有一点值得向世界宣告,就是我们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是让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果说我们过去的五年计划更注重增长,那么我们的五年计划就突出了保护和改善民生。当然,我不是说过去不应该做“保增长”,因为当时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我们不得不保持经济增长。所以,在过去五年的规划中,绝对有必要把“成长”放在突出的位置。既然有了这样的发展基础和物质基础,就应该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十二五”规划在收入分配、就业、提供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第五,要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完善。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有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和结构性矛盾需要我们继续克服,随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到2020年,我们要努力建立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后,我们的计划是现实和现实的结合。所谓“虚拟”,作为一个五年计划,要考虑其战略性和前瞻性。但是,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力求更加现实。让这个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你可以看看计划中的一些栏目和图表,甚至在文字的表达上尽量现实一点。这样也方便了以后的评估和考核,也增强了这个方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关主题:

全国人大2011年财务报告

标题:发改委主任张平解读“十二五”规划 有六大亮点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