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近日发表文章称,河南平顶山市5名干部因“幸福指数”绩效评价不合格被停职晋级,其所辖1县2区领导班子也因该评价被降级。

这种做法在河南平顶山已经率先在全国各地推广。无论其评估要素的设置是否完善,都应该说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就像一个被停职升职的乡镇党委书记对媒体说的那样,虽然乡镇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但相对于“幸福指数”的考核指标,他对“人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环境”不够重视。这充分表明,通过将“幸福指数”的评估与干部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各级政府官员自然可以摒弃过去仅从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来衡量成就的观点。

平顶山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的领先、破冰、主动精神。

据媒体报道,“幸福指数”是评价平顶山干部的三大指标之一,其目的是督促领导干部关注民生。实践证明,这种考核制度有利于地方干部政绩观的转变。当然,也有一些人没有把这个考核当回事,或者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重视这个考核的变化,所以付出了降级或者停职升职的沉重代价。从这个层面来说,平顶山的“幸福指数”考核真的很真实。

有媒体评论称,平顶山市“幸福指数”的评估工作起步较早,但其指标构成设置不科学合理,有待调整和完善。这个提法当然正确。但笔者认为,在“幸福指数”刚刚纳入评估范围的初期,应该多鼓励,少指责。毕竟,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相当高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那么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出错,我们的许多社会问题将难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俗话说,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

事实上,通过平顶山“幸福指数”要素的构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方面具有很大的创新性。比如平顶山是资源型城市,又是重化工业城市,所以他们把“每亿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作为“幸福指数”的考核类别,旨在督促各地各单位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因为这是人们最关心的幸福点之一。

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幸福指数的要素,因地制宜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提倡因地制宜,并不等于让全国各地各行其是。

平顶山的“幸福指数”考核标准既然是地方统计部门设计的,可以模仿,各地可以先设计方案,然后逐级汇总到省级乃至全国统计部门,组织专家组共同讨论确定一个标准化的考核模式,这是全国统一的量化指标,也是因地制宜的可变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实施。

这样做,既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国家干部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这才是平顶山真正的示范意义。

相关主题:

全国人大2011年财务报告

标题:龙军:河南考核“幸福指数”的示范意义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