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福州12月16日电12月16日,世界佛教艺术论坛预备研讨会在福州举行。国内外佛教艺术家和学者聚集一堂,以“大美与大善: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讨论佛教艺术的美学、时代性和全球性。

本次预备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以艺术研究、艺术传播、艺术交流和艺术保护为宗旨,发起并实施了“佛教生活艺术联盟”、“国际青年佛教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和“世界佛教艺术博物馆联盟”等。,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众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所所长方鼎表示,要系统回顾人类追求美的历程,用“大美是最好的”的理念,弘扬佛教艺术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表达方式,跨越民族、国家和文化的界限,促进各国、各地区人民命运的联系。

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副局长江说,在佛教艺术的演变和形成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推广和运用这种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可以有效地消除文化障碍。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对佛教艺术的专门研究需要改进。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陈传席认为,许多佛像被误解,主要是因为佛教艺术领域的研究不够细致。要研究佛教思想史,首先要学好佛教艺术。

"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像”比“理”早."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执行主任张玲表示,有必要系统而深刻地解读以佛像为代表的佛教艺术。佛教艺术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绚丽多彩,研究范围广泛

佛教艺术的载体是佛教文化遗产,包括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五台山文化景观、庐山文化景观、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边寺庙、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和传承中国佛教艺术是当务之急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杰出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所公共事务部部长耿威建议,中国佛教艺术研究应尽快从单纯的理论研究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同时,要传承中国佛教艺术的文化遗产,应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尽快形成科学的遗产保护和实践体系。(记者许)

责任:吉爱玲

标题:学者:学习佛教艺术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