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3字,读完约7分钟

小光(化名)的童年,从6岁开始,就与别的小孩不太一样。

最初,一切都很正常。直到有一天,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小光不看黑板,坐姿不对,举止怪异,让他别乱动,却总是喜欢扭动身体,让他起立,却总是摇摇晃晃站不正。老师将这一现象告诉家长,引起了家长的重视。一开始家长以为小光只是调皮,屡教不改后,感觉到不对劲。小光并不是故意做出那些怪动作,而是像木偶一样被看不见的线“操纵”着,无法控制自己的脖子、四肢和躯体。一年后,连走路的样子都变得扭曲,东倒西歪,开朗活泼的小光逐渐变得内向、抑郁,成绩下降,不愿见人。

父母本以为小光是得了儿童多动症或者缺钙,焦急之下,赶紧带孩子去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商慧芳教授就诊,经过多轮的检查和医生的诊疗,结果令人震惊:小光竟然是得了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童年阴影沉重而罕见的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是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属于运动障碍类疾病。在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被列为121个罕见病病种之一。由于是由多种致病基因变异所致的以肌张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因此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病率/患病率各不相同。以DYT1型肌张力障碍为例,非犹太人患病率为1/200,000,犹太人的患病率为1/20,000~1/16,000。



01什么是罕见病?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相对于常见病,发病率极低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世界各国对罕见病的定义并不一致。《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提出中国罕见病2021年定义,即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划入罕见病。在众多罕见病中,约有80%为遗传性疾病,且只有不到5%的罕见病有有效治疗方案,因此罕见病逐渐成为全球优先关注的健康问题,每年2月最后一天的国际罕见病日也成为各国普及、关爱罕见病的重要时期。

02什么是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商慧芳教授介绍,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简单来说就是由基因变异导致大脑某些环路异常,从而引起的面部、颈部、躯干、肢体肌肉不协调或过度收缩,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怪异动作和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综合征。

这种病多病发于儿童时期,临床多表现多为全身型肌张力障碍,会出现全身的扭转痉挛,最明显的特点,是姿势异常,比如儿童的走路、手脚出现奇怪的举动,写字、吃饭动作怪异,不受控制等。这些异常姿势的长期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儿的骨骼发育,也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给孩子的成长发育和学习社交带来负面影响和童年阴影。

罕见非绝症扭曲“的童年不再黯淡

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由于疾病症状的严重性,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合理治疗,疾病症状进行性加重,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影响患者的寿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造福家庭和社会,是极其重要的。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目标是减少不自主运动、纠正异常姿势、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原则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一般治疗、理疗、口服药物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治疗措施,实现运动功能的最大改善 [3]。

商慧芳教授提示,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明确病因后,应根据不同的基因变异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一般可以先尝试口服抗胆碱能药物、肌松剂、镇静剂等进行治疗,如果症状局限,对口服药物无效,可以尝试局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此外,某些类型的遗传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需要用特殊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由GCH1或TH基因变异造成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给予小剂量左旋多巴进行治疗,可取得戏剧性改善;由PRRT2基因变异导致的发作性运动诱发的肌张力障碍,给予小剂量的卡马西平,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对于口服药物和肉毒毒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DBS手术



脑起搏器,从医学上来讲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术”,英语名字是:Deep Brain Stimulation,简称 “DBS”,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类疾病领域治疗中最先进的微创疗法,在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功能障碍领域应用广泛目前DBS疗法已经临床应用超过三十多年,在国内也已经应用超过了二十年,造福全球17.5万患者2003年美国FDA新增批准美敦力DBS用于肌张力障碍的治疗(2016年中国获批)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肌张力障碍治疗的微创外科疗法目前美敦力DBS可用于治疗7岁及以上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是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治疗方式。

该技术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脑内特定神经核团(位于双侧大脑深部一些功能相似的神经细胞聚集体)的位置植入电极,通过电刺激抑制或兴奋异常电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起到控制肌张力障碍疾病的症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

DBS是完全可逆的、非破坏性的治疗,有可逆、可调、微创的特点,可以使肌张力障碍患者恢复对肌肉的协调控制,也可降低药物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



商慧芳教授表示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美力DBS治疗肌张力障碍已经6年的历史了,在像小光这样的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上也是获益显著。已经明确写在2020年发布的《肌张力障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

关注罕见病,一旦发现疾病先兆,一定要及时就医。同时,面对罕见病患者,我们也要齐心协力,互相尊重和关怀,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友好的社会环境,用爱心点亮希望,传递正能量,用科学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Albanese, A., Di Giovanni, M.,& Lalli, S. Dystoni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2019, 26(1): 5-17.

[2]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https://www.bch.com.cn/Html/News/Articles/7042.html

[3]胡兴越 等. 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浙江医学 2019年41卷第14期, 1457-1460.



标题:国际罕见病日|输在起跑线上的“提线木偶“已看到曙光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2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