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0字,读完约7分钟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做好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脱贫致富工作。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绝不能忘记老苏区的人民。要把调查整理好,抓紧工作,确保老苏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落后。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扶贫方式,找出问题的根源,提高扶贫措施的有效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不怕疲劳的顽强战斗作风,深入到一线和群众中去,及时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难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加快老苏区发展,要着眼长远,多做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文章,夯实污染防治基础,突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防御战。

精确的扶贫并不属于一个家庭

龙岩市永定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266个支持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其中福石镇有22个。

前几天,我们认真学习了Xi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特别想向他汇报一下我们扶贫工作的新变化副镇长吴永坤分管扶贫多年,感情深厚。

当我来到鹊坪村时,村民吴冬梅正带着两袋刨花走回家,准备给新生的兔子做窝。看到乡镇扶贫干部来了,她跑过去问:“有什么最新的奖励项目吗?我还是想做!”

但是三年前,她没有钱,没有技术,她的情人身体不好。没有办法摆脱贫困,变得富有。她说,2016年,一个四口之家的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福石是永定的一个重要经济镇。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好的,但扶贫不能落在一个家庭后面。”奎平村党支部书记姜说。

2017年,福石镇引进了一家养殖公司,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推广比利时兔的养殖。“政府给了1万元鼓励扶贫资金,加上小额贷款和自筹,我在家养了60只兔子。”吴冬梅表示,养殖公司提供兔苗,全程技术指导,按照市场价格从贫困家庭购买。

如今,吴冬梅的养兔场正在扩大,现有60多只种兔和450多只肉兔。此外,她的丈夫被分配到邻近村庄的一家农业公司工作。“去年,整个家庭的净收入超过了5万元,政府还帮助我们修缮和加固了住房。今年,我计划扩大家庭农场的规模,当我存更多的钱时,我会准备建一栋新房子。”吴冬梅胸有成竹。

在福石镇,来自12个家庭的46人参加了这个项目,以摆脱贫困,致富。

永定县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张志文表示,已将贫困家庭、贫困村和贫困村联系起来,帮助提供准确、完整的覆盖面。

特殊育种和致富是有诀窍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是一个助推器。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让穷人尽快摆脱贫困。”11日,与太平镇熊吉村有联系的昭安县县长洪太伟说。

“我们发现,穷人摆脱贫困的意愿非常强烈,但许多人苦于没有出路,他们失业了。”洪太伟说:“要摆脱贫困,我们必须找出贫困的原因,制定精确的政策,开出正确的药方。”

对此,熊吉村的探索是开垦荒山,加快农场建设;成立“静安公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静安公鸡”集体商标;支持建立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可追溯体系。

“我们继续走出去,研究并结合村庄林地和富硒土壤的特点,确定发展‘富硒’农业的战略,并尝试林下种植。”太平镇党委书记张介绍。

一方面,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闲山流转,除租金收入外,贫困户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另一方面,尽可能增加农村集体收入。通过引入光伏发电,该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4万多元。这种做法将在未来25年继续带来好处。同时,该村还利用600亩山地种植中草药,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万多元。

在此基础上,推进富民强村建设,实现经济生产和环境改善的“双效益、双促进”。

“2014年之前,我们五口之家只有8.9万元的收入。现在,我们大规模种植青梅和销售富硒鸡蛋,年收入已经超过18000元。”贫困户张巧娇说。

在熊吉村的带动下,太平镇8个村成立了专业养鸡合作社,吸引了225户贫困家庭就业,饲养规模达68600羽,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目前,熊吉村创建的“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已经在诏安县推广,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美丽的风暴生活代码

浦城县水北街镇鸡岭村12号,春意盎然。

纪灵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也是一个革命老区,有7名革命烈士和30名“革命老五”。然而,山很远,村庄发展逐渐落后,被列为省级贫困村。此外,鸡鸭到处跑,猪圈和厕所到处建,污水流过。

贫困的小山村里有一股思想风暴:村子里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我们绝不能和金山银山一起生活在贫困之中。从村庄的外观开始,在农村走一条新路。自2014年以来,村里的党员和干部带头发起了一场整治环境的艰苦战斗。然而,一开始一切都很困难,村里的每个党员都有10个村民,每个家庭都来工作。“我们还邀请村民参观,让他们体验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好处。”村支部书记张志镖表示,随后,村里拓宽改造了进村公里路,20多名村民自愿放弃了8亩以上的农林用地,拆除了12个面包房和猪圈,进村道路从2.6米拓宽到5.2米。

在县城的帮助下,这个凌乱的小山村已经发展成为五星级的美丽乡村,省级生态村和3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已投资2000多万元,成为闽浙赣边乡村旅游的“明星村”。

如今,纪灵村每年可接待约5万名游客,其受欢迎程度已成为发展的强大引擎。“我们村已经开了4个寄宿家庭和7个农舍,可以容纳40多人,吃300多人。这11个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可以增加2万元。”张志镖说。

“我家去年卖枣糕赚了近2万元。通过销售当地产品,平均家庭收入每年可以增加约4000元。”已经脱贫的村民裴长兰告诉记者。

目前,该村已建立了五个农业合作社,所有25户贫困家庭都已脱贫。

红色继承绿色发展

3月中旬,宁化县槐土镇凤山村,山山水水,生机勃勃。在村子里,红色的废墟正在被修复,游客和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增强了我们对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凤山村主任王兴华充满激情。

凤山村是中央苏区东北战线的战略要地,是三明市第二批“中央红军村”之一。

如今,这个村子里布满了红军士兵扎营的红军街、松竹居门、红军医院、红军井、列宁小学等。,形成一个罕见的红色废墟群,静静地回忆历史。

十年前,这里是“山光、水浑、地薄、人穷”。

7年前,宁化被列为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4万亩,占总面积的14.8%。它以紫色土侵蚀面积大、集中、侵蚀程度强、治理难度大而闻名。位于宁化西部的怀图镇更是困难重重。

槐图镇党委宣传委员邱海腾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全面实施“以电代柴”政策,直接补贴农民,同时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努力做到“控荒致富”。

村里的茶油质量很好,一公斤的平均价格比其他地方贵20元,所以每个人都特别想种它。去年,凤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星凯率先成立了合作社,并注册了“胡爱香”通用商标。制定了美丽乡村的规划,在村庄的观光道路上种植莲子,同时发展红色旅游和农业产业。“每一代人都必须走自己的长征。风山村在新时代的使命是共同建设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后。”

工业逐渐聚集,几个身体健康的人回到村里建立服装和行李加工厂,几十个老人和妇女在他们家门口被雇用,一个人在一月挣一两千元。(记者刘杰生李凌生黄如飞赵正兰金飞芳一行通讯员刘永良吴南威伦秋刘春景蔡恒)

编者:纪爱玲

标题:为了摆脱贫困,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绝不能忘记老苏区的人民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