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7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慕尼黑11月21日电“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继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促进了贸易与和平合作,倡导了文化上的相互学习。丝绸之路正在书写新的篇章。”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罗德里克·普塔克最近在接受新华社独家采访时表示。

普塔克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史和中国海上贸易史等。他的学术著作《海上丝绸之路》最近以中文出版。

普塔克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海上丝绸之路更像是一条“毯子”,是由出生于海洋的人编织而成的。几千年来,渔民一直在海上划船,商人一直在相互贸易,工匠传授他们的技能,信使交流文明,他们的足迹在海上紧密交织在一起。

普塔克认为,中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引擎”。“历史上,中国人口众多,技术先进,领导了许多勘探和交流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在中国是和平的,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

德国仍然有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普塔克说,德国的许多城堡和宫殿里都有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中国瓷器。位于西南部欧登林山区的埃尔巴奇市仍然拥有当地的牙雕加工工具和设备。数百年前,由当地工匠加工的牙雕工艺品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被运往东方。

“从这些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和技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道路上流通。”他说。

普塔克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继承了同样古老的丝绸之路精神。开放、包容和互利是海上丝绸之路无尽的“基因”。目前,在东南亚和中东,“一带一路”项目不仅促进发展,而且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了解。这是一条正确的路。

“中国强调发展绿色丝绸之路,这是一个新概念。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我们关注环境和环境问题,反映时代潮流。”普塔克说。

据普塔克说,一些西方学者和媒体对“一带一路”有偏见,这是基于错误的认识,大多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历史上,一些西方殖民者掠夺资源并贪婪地掠夺资源,这与中国的和谐和宽容形成鲜明对比。“从西方中央历史观和西方惯性思维来判断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出发点是有问题的。”

普塔克强调,郑和精神和丝绸之路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经济和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的追求。(新华社记者伯德)

责任:张静文

31669163,。采访:“一带一路”倡导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访慕尼黑大学汉学家普塔克。张静文

标题:采访:“一带一路”倡导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访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家普塔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