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5字,读完约5分钟

“砷毒”、“血铅”、“镉米”等事件频发,重金属污染成为最受关注的公共事情之一。 根据即将出台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计划,中国对汞、铬、镉、铅、类金属砷五种重金属进行预防管理。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安徽省近一半的铅蓄电池生产公司于3月下旬停止生产。

今年1月,安徽省怀宁县爆发儿童血铅超标事故的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铅污染是事故的主要来源。

这个事故直接加速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止“十二五”计划”(以下称“计划”)的发表。
2月18日,这个“计划”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准,成为第一个“十二五”计划。 业界相关人士认为“全员喊打”的重金属领域已经到达了历史的关口。

总量控制五种重金属

据记者介绍,在这次“计划”中进行点监测和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重金属主要有水银、铬、镉、铅、类金属砷5种。

根据“计划”的要求,到2007年,“点区域”的铅、水银、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将比2007年减少15%。 “非点区域”的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

“积分区”包括内蒙古、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14个积分的省区和138个积分的防护区。

环境保护部环境计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表示,与二氧化硫等具有普遍性的主要污染物不同,重金属污染物呈现出地域特征性的污染,“即使在14个重点省区,也不是到处都有问题。 “计划”细分到工业园区的水平,例如某乡镇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 ”。

据其介绍,“计划”是要点监测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硬性指标”,要求极为严格,“要点区域”基本上不再建立相关重金属公司。

最大软肋

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防止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性。 但是,在“计划”出台之前,这项事业在“处理更紧迫,具有普遍污染性”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物质的削减上做出了让步。

灭火式的管理引起了“摸底”,成为防止重金属污染的最大软肋。

2007年5月,中国首次开始全国污染源调查,首次详细调查了中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覆盖了水体、大气和土壤。 这为今年的“计划”发表提供了减少排放量的“2007年基准线”。

2008~2009年,重金属污染进入事故多发期,贵州独山县、湖南辰溪县、广西河池、云南阳宗海、河南大沙河等5起砷污染事件相继发生。

2009年8月,陕西省凤翔县三个村庄发生了851起儿童血铅超标事故,成为“计划”的最大催化剂。

此后的200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止事业指导意见的通知》。

经过近半年的基础准备,各地同步开始数据调查,反复征求意见后,“计划”逐渐形成。 吴舜泽说:“基本明确了含有水银镉铅铬等几种水体和大气重金属污染物的中国重金属污染状况。”

更重要的是,要点防御控制区和要点防御控制公司也有名单。 吴舜泽表示,包括铅蓄电池制造业在内的5个领域和4452家公司成为重点防御的对象。

环境保护部有关人士表示,这五个主要的预防控制领域已经细分。 例如,仅对比皮革及其制品业、皮革鞣制加工工业等;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只比较涂料、油墨、聚氯乙烯等领域进行总量限制。

他解释说:“重金属污染在领域中不具备广泛性,并不是所有领域和公司都采用重金属作为原料和催化剂。”

平息铅风暴

《计划》出台不久,“地毯”的检查从2月开始席卷全国。

“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第一步”是停止相关重金属公司的整顿。 由于“血铅”事故频发,铅酸蓄电池领域诟病,最初接受了手术。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本管辖区域的所有铅蓄电池生产公司进行了检查,没有履行环境评价手续,没有完成“三个”检查,对长时间超过标准的排放公司“一律依法停止生产的管理。

3月初,环境保护部组织了环境保护专业检查业务,由环境监察局牵头的10个检查组前往各省市,对各地铅蓄电池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检查结果不太好”,不想公开名字的业界相关人员说:“我想马上提交文件,关闭公司。”

专家对此表示担心,密集关闭有可能导致污染公司转移到中西部,那里的环境更脆弱。

“地方招商引资关系到gdp、业绩。 重金属预防管理政策也一样,如果涉及地方招商,政策有可能改变味道。 ”。 据业界专家介绍。

中国铅蓄电池生产基地浙江省长兴县于2004年大规模整顿生产公司,整肃公司收到安徽、山东、江西、湖北等地交付的“橄榄枝”,以吸引外资的名义成功转移,之后各地多发重金属污染事故的

标题:【快讯】五种重金属成为污染防控要点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