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0字,读完约6分钟

目前,COVID-19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最活跃的关键阶段。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制定了科学防控、精确政策、分级防控的方针,发挥政策“组合拳”的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和促进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力争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福建:增加“个人货币”等生产要素的供给

2月18日零时刚过,一辆满载20名云南农民工的专车抵达福建省福清市路宏高速出口。经过体温检测和身份信息验证步骤后,福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引导他们与福建杰联电子有限公司取得联系

用包车接回员工只是加快福建恢复工作和生产的措施之一。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福建省委、省政府打了一系列精准的“组合拳”,重点解决企业就业难、物流困难、资金困难等问题。,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恢复工作,恢复生产。

进入漳州三宝集团炼铁厂,记者面前展示的是一幅火热的生产场景。炼铁工人正在加快生产,有的取样化验铁水成分,有的疏通铁水,生产秩序井然。

三宝钢铁的顺利复工离不开日益顺畅的物流。福建省交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雷文忠表示,要坚持“一难一策”、“一物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促进货运物流畅通,为原材料供应、产品运输、商品配送提供运输保障,为企业恢复生产服务。

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面临着负担加重、资金短缺甚至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为此,福建省出台了相关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设立防疫专项信贷资金,优化业务流程,缩短信贷审批时间,建立绿色融资渠道,有效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福建东南电化学有限公司从中受益。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仅用三天时间就与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签订了约8000万元的紧急融资专项贷款合同。在资金支持下,他们迅速开发出新产品,通过审批,并成功转化为应急消毒产品生产。

随着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逐步回归正常,巴闽各地企业恢复工作和返工的信心越来越充足。截至2月19日,阜平铁路、厦门海沧海底隧道等609个在建重点工程已经复工,复工率为58.8%。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回收率达到75.8%,其中厦门已超过90%,泉州企业和企业回收率预计到2月底将达到90%以上。

江苏:分类分级防控确保安全复工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9日宣布,截至2月18日,江苏省已有34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5%,居全国各省之首,居全国领先地位。重返工作岗位的人数为374万,占正常就业人数的57%。

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企业安全有序地返岗,江苏对返岗人员采取了分类分级防控措施。在综合应用通信、交通、公安、医疗等大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准确、高效地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出行动态等。根据返乡农民工在原籍的疫情风险情况,实施分类分级防控。同时,加强工作服务保障,组织专题班深入重点企业一线,派出常驻职工,督促和指导企业落实“一企一员”、“一企一策”防控措施,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促进安全有序恢复生产。

根据工业用电综合分析计算,2月17日,江苏省所有工业企业的日用电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5.5%,医药、电子、冶金、石化行业的用电量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9.4%、84.1%、78.2%和67.5%;机械、光伏、轻工、造船等行业用电量同比回升至50%以上,纺织、建材等企业数量多、劳动强度大的行业用电量同比回升至40%左右。

此外,江苏还鼓励和支持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复工复产,帮助企业解决协同办公、网上监控、会议、智能运维、供应链协调、资金支持等实际问题。在防疫和控制期间,收集了一批优秀的工业应用程序,免费向各类企业开放。

黑龙江:重点推进四类企业恢复生产

最近,黑龙江省全面部署了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相关工作,要求除“城乡经营必需”外,还应推动防控材料生产企业、日用品生产企业、农牧业生产企业和区域经济增长骨干企业等四类企业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目前,黑龙江省有55家生产口罩、防护服、体温计和药品等防治材料的厂家。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全力推动哈尔滨医药集团等医用防护材料生产企业加快扩产或投产,积极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批量生产医用一次性口罩、医用手术口罩等市场紧缺材料。

在日用品生产企业中,目前黑龙江省已有346家企业开始复工,复工率为30%。这些企业应该在当地政府的总体规划下完全恢复。

黑龙江省有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73家农牧企业,复合产量仅为16%。根据要求,这些企业将被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并纳入市县范围,力争月底前有序恢复工作和生产,确保春耕农资供应。

区域经济增长的骨干和支柱企业是保持年度工业增长的关键。根据“一个企业、一项政策”的原则,黑龙江省实行了企业领导干部和联络员联系服务制度。目前,黑龙江省医疗防护用品生产趋于稳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截至2月18日,全省已有1207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占全省企业总数的37%。

甘肃:信息化意味着加快项目落地

2月20日上午,甘肃省兰州市在前期对接谈判的基础上,举行了重点投资项目对接和视频签约活动,将前期的“面对面”沟通转变为“屏幕对屏幕”沟通,以网络视频的特殊方式对接项目和推进工作,开创了特殊疫情下“不见面”投资谈判和签约的新模式。

同一天,签署了总额560亿元的四个项目,即绿地集团陆港金融产业中心项目、颐华路数据湖及其数字经济产业化项目、龙湖集团金城光年项目和东望生猪养殖加工基地。

该合同的签订对增强市场信心、促进兰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兰州市成立了以副市长为首的专项项目推进服务团队,为每个项目提供高效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2月19日,甘肃省有关部门发布《甘肃省疫情防控恢复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各地充分利用甘肃省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打钉等信息渠道,开展重点企业网上巡查、重点企业视频调度、专家远程“会诊”等工作。根据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情况,采取现场指导服务等措施,引导企业安全复工。(正文/经济日报记者薛志伟薛姜海燕马博李薇薇奇奇赵梅)

编辑:张静文

标题:政策措施进展顺利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