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3字,读完约3分钟

“调整结构”不能一刀切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内低碳研究专家潘家华访谈

“十二五”第一年,如何“调整结构”,成为“突出学习”。但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内低碳研究专家,潘家华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

“结构调整是必然的,但不可能一步到位。每个地区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工业化不解决,就准备发展服务业。服务人口在哪里?”潘嘉华说。由此可见,潘家华正在努力从中国低碳研究的理论先驱转变为“伪低碳”行为的批判者。

中国商报:有关部门正在尝试出台低碳城市国家标准,但各地发展情况不一。这个标准怎么执行?

潘家华:低碳城市建设永无止境,涉及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每个城市的碳减排活动只能根据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注重差异,区别对待,但不能以高目标为目标。

有些城市想搞风电,但是如果你的风电太小,不可持续,你有什么条件搞风电?现在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发展太阳能的口号,但是太阳能成本高且不稳定,那么大张旗鼓的推出大型设备又有什么必要呢?

低碳标准,提高能效最重要,实际上每个地区提高建筑能效比一些形象工程有效得多。

中国商报:“改制”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值得关注。其实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发展的条件。这些没有发展条件的城市如何避免政绩的陷阱?

潘家华:“调结构”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北京服务业占70%,但搬首钢用了好几年。下一步怎么办?不要再动燕山石化?

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大城市,减排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新技术、新应用领先,其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我国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调节进行干预。和伦敦一样,为了减少城市拥堵,会采取经济措施向司机收取拥堵费。

另一方面,许多中国企业有能力做一些低碳的事情,但他们往往不情愿、不自觉地去做。像上海大火这样的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并不节能,我们的许多建筑和房地产企业可以做得更好。

不同的城市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没有办法用同样的标准或方法“一刀切”。中西部城市未来的工业比重一定越来越大。如果这个时候要它发展服务业,它会为谁服务?所以目前只能发展工业,这需要一个过程。

环境保护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80年代我们一直在提环保,生态经济的概念比美国早提出十几年。然而,只是在这些年里,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保护才成为下一步。

相当一段时间,中西部欠发达城市仍要进行产业转移。当然,这项事业不是简单地将落后的产能搬过去,而是升级换代,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结合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

《中国商报》:但是,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标准中存在着“改制”。

潘家华:我反对采用考核方式。有的地方政府只关心上层,不关心老百姓,不关心社会,很难有效果。比如为了完成河北省节能降耗的目标,真正的结构调整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再比如上海宝钢每吨钢出厂价上涨1000元或下跌1000元,对当地gdp统计影响很大,但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是固定的,一般的考核标准很难有参考价值。

所以每个产品和行业的标准都不一样。只有将标准付诸实践,而不是只看评估方法,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标题:潘家华:“调结构”不能搞一刀切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