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6字,读完约5分钟

《财经周刊》报道,2010年是中国经济大起大落的“最复杂的一年”。在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调控房地产,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并引入“组合拳”来控制价格……以防止通货膨胀,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在一系列紧张的回应中,《经济学人》总是闪烁其词。《金融经济周刊》近日评选出了2010年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对中国发展现实进行深度干预的努力。

“十二五”规划智库

这不是一个形成的组织团体,而是承担着最系统的任务。在国家未来五年的进程中,他们是发展框架模式的建筑师

2008年底开始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在2010年形成了阶段性成果,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这个30字标题的方案。

以此为节点和目标,智库在治国建议的舞台上冲刺。它们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清华大学国家形势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等国家综合官方智库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等各部委直属研究机构。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期间委托课题数百个,专家数千人,研究人员数万人,形成了几百万字的研究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第一次“全球招标”邀请国外知名机构为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本来是制定组的“外准备”,却变成了规划思路形成的“内循环”。

以2008年和2010年为起点和终点,以2010年为最重要的起点和终点,智库集团为打造“十二五”展开了冲刺跑,期间甚至出现了折返跑——国家发改委与研究机构之间、国家层面与国家发改委与各机构之间的多轮反复修订。

在这个过程中,“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逐渐成为一个明确的命题,进而上升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题。在30字标题《建议》的基础上,形成26字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了减少这四个字,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各行各业37名专家参加了密集论证。

王小路

现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家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致力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和市场化改革研究。

王小路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源于他和他的团队于2010年7月在《比较》杂志上发表的报告《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虽然中国居民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官方和学术界一直缺乏关于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的令人信服的统计数据和权威结论,这份报告填补了空的这一空白。

根据王小路的研究,2008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的灰色收入为5.4万亿元,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目前,高、低阶层的实际收入差距高达65倍。列举了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如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行为、预算漏洞、土地出让和征地补偿等土地收益损失、垄断行业的福利收入等。在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启、收入分配改革提上日程的时刻,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出更具有政策导向意义。

报告发表约一个月后,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系列署名文章予以回应,对报告中一系列“颠覆传统”的统计方法、数据和结论提出质疑。这也凸显了当前贫富差距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报告的高度关注。

蔡芳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口科学》主编、中国人口学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将自己定义为“研究穷人”的经济学家之一。

蔡芳是中国最早用“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理论来解释珠江三角洲农民工短缺的学者之一。这一转折点始于2004年,并将随着中国二元经济向二元经济的转变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拐点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绝对短缺,而是意味着劳动力卖方市场逐渐消失,劳动力价格从此进入上行区间。蔡芳将这一过程解释为中国经济的“成长烦恼”。

然而,这一观点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争议。相反的观点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劳动力总供给还是绰绰有余,特别是低端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还会继续。

随着进入2010年,以地方政府提高最低工资为标志的频繁劳动争议和“加薪潮”出现,使得“刘易斯拐点”的观点越来越得到业界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蔡芳建议通过制度安排获得第二次人口红利,并通过建立工资协商机制提出解决工资增长需求和劳动争议的政策建议。

引入“刘易斯转折点”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为加薪提供理论依据。在2010年和未来许多年可能面临的复杂经济形势下,正确认识劳动力市场,将使人们认识到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有意无意忽视“经济差”,不仅会误判经济形势,还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财经记忆2010之年度经济学人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