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6字,读完约5分钟

1月18日,6.5891,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创新高。这次人民币汇率只用了一周就突破了6.6的心理关口。比如从10号的6.6349到18号的6.5891,6个交易日突然上涨了458个基点。

在国内通胀和外汇持续净流入的背景下,这可能表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

同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署名的署名文章《加快外汇管理思路和方式转变,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性增强

易纲写道,“十一五”期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得新突破。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一位人士表示,灵活的汇率安排是实现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的重要前提;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完善汇率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纲曾经说过,汇改的最终目的是把人民币兑换成可自由兑换的货币。然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主要潜力不是直接投资,而是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正如署名文章所说,“十一五”期间,将促进证券投资基金的双向流动。一是有序拓宽外资金融渠道。2006年4月,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实施,境内机构和个人境外金融投资渠道有序拓展。截至2010年12月底,已批准境内机构投资者88家,境外投资额度683.61亿美元。

此外,国内证券市场的开放将有序扩大。在2002年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的基础上,从2007年开始,qfii总量和单个qfii的投资额度相继增加,鼓励境外中长期投资者在中国投资证券。截至2010年12月底,已批准合格投资者97家,投资额度197.2亿美元。

二是推动资本下人民币业务的发展。2007年,在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配合下,合格境内金融机构获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2010年,开展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贷款、对外担保等跨境资本项目试点。

根据签署的文章,截至目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类的7大类40项资本项目交易中,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在中国得到严格控制,其他项目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明显提高。

防止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

有趣的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完善国际收支应急机制”方面“多头并进”。

对此,易纲表示,为了防止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国际收支风险预警、高频债务监测、市场预期调查等系统相继运行。2009年和2010年分别制定了跨境资本异常流出应急预案和跨境资本异常流入应对预案。2010年11月启动跨境资本异常流入应对计划,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出口收结汇网上核销等7项管理措施,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在此期间,国家外汇管理局严厉打击“游资”等非法外汇交易活动。开展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查处重点主体和渠道的“热钱”流入。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非法外汇交易、网上投机等违法违规外汇交易,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2006年至2010年10月,共查处案件9509起,累计罚款6.65亿元;成功破获地下钱庄235起,网上炒外汇32起。

关于“十二五”期间外汇管理的形势和工作,易纲认为,总体而言,国内国际环境有利于“十二五”期间外汇管理改革稳步推进。但与此同时,外汇管理改革仍面临严峻挑战。

挑战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外汇持续净流入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主要发达经济体未来将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复苏得到巩固,宏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再加上利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不能排除少量“热钱”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流入。

其次,大规模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亟待完善。大规模外汇储备管理不仅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还受到东道国态度的制约,大规模外汇储备资产的操纵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此外,要统筹兼顾有效监管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即如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有效识别合理的投资和投机套利,不仅为市场实体的正常运行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措施,还能有效监管跨境资金的异常流动,成为外汇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签署的文章指出,“十二五”期间,外汇管理部门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对外开放与防范风险、贸易投资便利化与非正常资本流动监管的关系。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外汇市场发展,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稳步放宽跨境资本交易限制,完善跨境资金监控分析体系,在及时有效的信息监控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最后,易纲表示,“十二五”期间,外汇管理部门将在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相关环节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联合监管力量,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影响。

标题:易纲: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明显提高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