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9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姚景元昨日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2010年全年cpi可能不会超过3.5%,但物价确实处于上涨周期,2011年物价上涨压力更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去年前11个月cpi上涨3.2%,高于全年3%的增长目标。六个月内,消费物价指数的月度涨幅先后被"破3 "、"破4 "、"破5 "。针对这样的涨价,姚景元认为,要保证中国经济10%的增长,3%-5%的通胀率是正常的。

比如他说,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价格水平。因为发展阶段一致,可以在金砖四国内部比较。2010年前11个月,中国cpi上涨3.2%,俄罗斯上涨7.6%,印度上涨9.6%,巴西上涨5.25%。在金砖四国中,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10%,是最高的,而3.2%的物价水平是最低的。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cpi年均增长5.6%左右,目前的物价水平没有超过这30年的平均水平。

姚景元说,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通胀率,1994年为24.1%,1988年为18.8%。这两次是恶性通货膨胀,或总体通货膨胀,一切都在涨价。很多人还会记得当年商店抢购的情况,甚至有人买了转不动的粉丝。售货员说:“不好意思,坏了。它不转。”。客户说“不要紧,我买了修好”。

在他看来,现在市场上说“什么都涨”是不对的。“比如工业领域,价格基本稳定,很多和大家关系密切的商品价格甚至大幅下跌。比如一辆车,90年代一辆桑塔纳20万,现在几万;42寸平板彩电10年前10万,现在才5000。因此,工业部门的价格仍然稳定,而不是全面通胀。”

姚景元说,食品价格占了这次价格上涨的大部分,所以人们感觉很明显。在去年11月的cpi涨幅中,食品价格涨幅占74%。他说:“虽然汽车和电视的价格在下降,但没有人每天都买汽车和电视。食物要天天吃,蔬菜要天天吃。因此,食品价格的上涨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

关于今年的通胀前景,姚景元表示,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将大于2010年,国际基本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大于2010年,这意味着进口通胀对中国的影响将更大。从国内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如果五谷丰登、经济过热、货币信贷过度发行和投放这三者“相遇”,通货膨胀是逃不掉的。

他说,要注意防止经济过热,今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强结构调整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今年控制涨价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粮食连续七年丰收,全国库存充裕。另一个是工业品整体供应好,供应能力充裕。这两点是控制整体物价水平的物质基础。

标题: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去年CPI可能不超过3.5%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