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7字,读完约3分钟

2005:风险投资崛起之年

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在2000年左右开始兴起,但发展初期的情况并不好,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是idg。

2000年初,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只有三四家。而我国的人民币基金规模很小,管理的人民币基金规模只有几千万到一亿元不等。事实上,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没有好的企业可以投资,早期的风险投资机构可能会选择投资二级市场,不能算是完全的风险投资。

2003年和2004年前后,外国风投逐渐对中国市场产生兴趣,大量外国风险投资机构开始进入中国,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频繁从国外飞到中国开展业务。事实上,汉能在2003年开始成为一家投资银行时,就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当时我们想做私募基金,专注于国企改制(比如弘毅资本),但当时国外的lp(有限合伙人)认为“你怎么能做基金呢?投票给中国?我们不感兴趣。其实很多投资风险投资的国外LPs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对于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来说,其中一些可能是从亚洲各地的基金中分配的。所以总体来说,外资投资中国基金是以香港为基地的,香港的基金有一点是投资中国的。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风险投资在中国之初是这样的情况。其实当时国内风投投资的企业退出的并不多,退出后的企业比如新浪、网易、搜狐的股票表现都不太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百度2005年上市,阿里巴巴(报价、信息、评论)也在准备上市。外国投资者看到中国确实有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可以上市,而idg等中国本土基金开始整合二期基金,萨夫兰大举投资,在分众收购框架后上市,导致外资看好中国市场。

2005年是中国风险投资兴起的一年。中国有很多新基金。idg、鼎辉等原有基金可以合并成第二、三只基金,而北极光等新基金从2005年开始出现。同年,外资风投开始重视中国市场,无论是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力度,还是中国经理人在海外融资的难度都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中国的风投在2005年开始受到青睐?一是互联网公司大量上市,vc可以看到投资公司的退出;其次,全球环境变化,美国的投资回报开始下降,而中国的投资回报开始上升。环境变化导致外资流入中国;最后,从2000年到2005年,每年都有国内风险投资家进入教育市场,外资开始接受在中国设立独立基金。

从2005年到2008年,风险投资增长非常快,但外国风险投资者将70%的资本投资于互联网领域。2008年,人民币基金(如深圳创投)将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

2009年,创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国内民营风投投资的公司市盈率超过100倍,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基金的发展。人民币基金投资人民币LPs较多,国家也出台了各种制度(如风险投资合伙人制度)。国际基金运作模式开始在中国运作。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基金开始迅速发展。

在我看来,人民币基金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创业板的推出。

如果按时间段划分,那么2005-2008年是外资活跃阶段,2008年以后是内资活跃阶段。

有趣的是,无论是国外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很多时候,企业最终的上市市场决定了使用哪只基金,因为那是最后的退出渠道。如果过去一只美元基金投资一家企业,企业本身不愿意引进外资,更愿意在创业板上市。但是如果企业的条件不允许在创业板上市,并且在美国上市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那么企业就会选择外资。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陈宏:风投这十年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