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9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2010年,中国大部分城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为22.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逐渐消失,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维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顾圣周22日在这里指出。

农民工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而产生的。谷胜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廉价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客观上形成了过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

顾胜抗认为,中国劳动力供求市场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结构性短缺。从数量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明显减少。从结构上看,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30岁以下劳动力比例很低,年轻农民工短缺。从区域来看,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更为明显,招人难将成为常态。

调查显示,珠三角90%以上的受访企业表示劳动力短缺。“供求关系的这种变化迫使企业提高员工的待遇,从而带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顾胜展指出,十二五期间推进中国经济二次转型的关键是探索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600405),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他建议创新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可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特别是创业精神。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产业,实现行业向中高端产业转型,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扩大居民消费,鼓励民间投资,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此外,经济学家还建议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使城市化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结束)

标题:经济学家解读“用工荒”:廉价劳动力时代正消失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