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2字,读完约3分钟

据说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应对当时的通货膨胀,政府官员选择了一批收入弹性高的食品,既不限制也不限定,高价出售。“一下子收回60亿,市场价格稳定”。这种历史经历,在80后读者眼里,已经快老了。有什么值得今天借鉴的地方吗?在我看来,还是有的。但是,首先要分清时代特征。

是的,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叫计划经济。按照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构想,它的制度特征是把整个国民经济当作一个超大公司来对待。反正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地方,大公司从来不谈行政权力、集权、命令、计划,只谈公司之间或者“无政府主义”的市场关系。布尔什维克夺取国家政权,把整个苏俄作为超级国营公司来经营的时候,不是突然在全社会建立了计划经济吗?列宁上台后,在贯彻这一思想时遇到了挫折,退却了,去奉行“新经济政策”。后来斯大林接手并实行了完全国有化、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计划体制,框架是超国家公司。

超国家公司与政府和企业融为一体,权力高度集中。即使有人心血来潮,去中心化制造问题,他们也往往依靠再中心化来解决问题。以我们关心的历史经验为例,大跃进造成了空的财政损失,透支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多张票,造成通货膨胀,陈云被迫出来整顿。历史结论,重在货币,从货币入手,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明智之举,重点是收回市场上过剩的货币。

关键问题是,钱“一下子追回来了”又花了吗?要意识到是可以花的。因为不管是卖蜜枣,还是卖高价糖果,都是有收入的,自然要花。想当年那些卖高价蜜枣的商家和店铺,收了很多钱然后花了很多钱,买了更多的货,发了更多的奖金,装修了更新的门面,应该没什么问题吧。问题是如果从高到高,退的票又出来了,通货膨胀就无法控制了。

“伊拉克蜜枣”的真正秘密是,政府不能花掉它高价出售的数十亿美元中的一分钱!反正当时的店铺都是国有的。不管卖了多少高价货,追回的钱都不能归国有店铺自己花,应该上缴。这样,在国有商店高价出售的收益就会进入国库。那么,如果财政部有钱,政府能大手大脚花吗?他们也不被允许。因为那一波通货膨胀导致了空.的财政损失控制通货膨胀而不收缩财政支出是完全不同的。纵观那段时期的财政文献,总的政策叫“调、富、固、优”,核心是紧缩政府支出。比如当时最有名的“2000万人下乡”,本质上就是超级国企为了节省开支而裁员。有大量国家建设项目下马,这也是财政投资支出的收紧。至于政府自己的消费,楼房,厅堂,办公室等。,要严格控制,谁造谁做。

这里的关键环节是,政府通过国有门店销售高价商品,会增加财政收入,但同时减少财政支出。这相当于通过财政收支渠道“拦截”货币流通。否则政府一只手卖高价伊拉克蜜枣,另一只手花掉大量销售收益。流通中不缺乏货币,不可能达到“稳定市场价格”的效果。这说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控制超级国企的“过度使用”,才能控制货币和价格。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周其仁:财政稳健是货币稳健的条件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