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5字,读完约2分钟

余,法学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著有《月村政治:转型期中国农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安源实录》、《中国当代农民维权斗争:湖南衡阳调查》、《反抗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底层立场》等。

2011年新年伊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的日程非常紧张。除了应邀到各地给党政官员讲课外,他还在组织一个青年学者培训班。

1月中旬,哈佛燕京学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协助下,在北京大学举办了第二期中国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培训班。

“要了解中国当前的巨大变化和趋势,我们必须了解底层社会。我们需要为中国的转型做好理论准备。这个培训项目致力于培养年轻学者研究底层社会。”余对说道。

来自内地和香港的20名学生参加了为期10天的培训课程,从中选择3-5名学生在哈佛燕京学社学习一年。

于希望在国内外学术机构的支持下,培训项目能够持续五个时期,从2010年到2014年。“五年后,我们不指望有100名学生留在这个领域,但即使只剩下20人,也许10年后,顶尖学者在演讲时也会谈到中国潜在的社会问题。”

余说,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单位平均主义的社会结构体系。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和社会结构的明显分层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中外学者对上述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中国的底层社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另一个被遮蔽和忽视的中国。这个培训项目致力于纠正这种偏差,着眼于中国底层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发展方面,深入调查中国底层人民生活的细节和事件。

下课的时候,余荣剑对同学们说:“不管你们能不能上哈佛,我希望你们能多关注一下中国的下层社会。这表达了对中国未来学术走向的一个重要判断:关注底层社会的诉求和行动,对中国未来社会意义重大。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缺乏学者可能对中国未来的社会转型负有一定的责任。”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农地维权经济性大于政治性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