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31字,读完约9分钟

张广宁等陪同广州新闻机构负责人夜游珠江。《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照片

市委、市政府邀请媒体考察并走访了张广宁这位城市环境巨变的“领袖”

要把广州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就必须通过城市景观改造工程,保留其文化特色,赋予其新的内涵。广州媒体策划的“新广州好推荐风景”、“羊城新八景”等评选活动,为广州市民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热爱和了解广州的平台。

东濠涌整治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届时河流的美景将延伸至路虎湖。“更重要的是,项目建成后,雨污分流将完全实现。大雨侵污东圃涌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东圃涌内的水将永远被清除。”

“今天,广州市委、市政府将广州每年一度的联谊活动和春节团与媒体的见面会从传统会场移到花城广场乃至珠江,从‘坐谈’变成了‘边走边谈’。目前,这种创新的形式很受新闻界朋友的欢迎——今天受邀的新闻机构有最统一的领导人,他们的人数是空.包括我在内,今天在场的每一位市领导都是新闻界朋友的导游。”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主要负责同志实地考察广州城市环境,并在首站广州花城广场做了精彩的“开场白”。

张广宁诙谐的话语立刻得到了几位同城领导的热烈回应,如“我是2号车服务员苏志佳”“3号车导游苏泽群”...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小玲,市委常委、秘书长陈如桂,全部报到。下午2:30-8:00,媒体领导被广州的美景陶醉,直到参观结束仍不愿离去。

在花城广场的客厅里,苏泽群马上进入了“导游”的角色,接过话筒现场解说。根据苏泽群的说法,这里人和车是分开的,人在地上,车在地下。四条环线加上三条过境通道将确保交通顺畅。“是否意味着珠江新城未来不会堵车?”一名媒体记者当场提问。“我觉得不会堵车,因为专家已经论证过了,除非广州未来的发展速度远超大家的想象。”苏泽群幽默地回答。(低至a4版)

(续a1版)位于猎德桥下的珠江新城集中供冷系统技术世界领先,可为珠江新城所有写字楼降温。苏泽群告诉大家,自建制冷系统的楼顶有两个大盆,散发的热气令人不舒服地冒着热气。所有的热空气都排放到城市里,提高了室外温度。集中供冷系统在用电低高峰期将水冻成冰,白天再用冰制冷。总成本比各办公楼自建制冷系统低很多。“这个系统概念很先进,但它确实体现了‘低碳环保’。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写字楼会选择这个系统。另一方面,广州将在未来通过地方立法引导和规范低碳城市建设,”张广宁说。

“早就知道花城广场开放了,但是从来没有来走走。今天,它真的很美,很壮观。更难得的是,到处是鲜花绿树,水景宜人。”一位媒体老板在参观珠江新城时称赞道。张广宁也笑着回应:“这是个休闲的好地方。在这里散步也是一种身心的释放。”“今年春节,我接待了外地的朋友,首选去的地方是花城广场。来过的朋友都评价花城广场的建设水平是世界级的。”另一个媒体老板感慨道。

面对早春的斜风细雨,十里港河上的划船,似乎从繁华的闹市来到了宁静的乡村,到处都是绿眼睛。“这是公园吗?收费吗?”“环境真好,周末可以来钓鱼。”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机舱里的气氛异常活跃。

“我建议大家走出船舱,去船头或船尾欣赏两岸风景。”张广宁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这个提议得到了媒体大佬的热烈响应。绿水清浪,人们喜欢在画报世界里旅行。媒体朋友都被眼前的风景折服。据了解,改造前,十里岗河边有很多工厂和农场,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很远就能闻到恶臭。同时,由于河床淤积严重,在低潮时,河岸或局部河底的黑色淤泥暴露在水面上。当时,十里岗河仍存在较大的防洪安全隐患。由于河堤较薄,堤顶高程不够,当地河堤冲刷严重,每次河水上涨,总让人省心。在治水过程中,政府在配合河道截污的基础上,系统疏浚了十里岗河,共清淤约31万立方米,使原本淤积的2700米河道得以畅通。连接十里岗河的海珠湖已经成型,正在加紧建设。"那时,你应该按照计划检查和接受你的工作."站在船头的张广宁当场向媒体老板解释,并不忘“加压”海珠区的负责同志。

“等海珠湖建好,我一定带全家去逛石榴河。”一个“老记忆”兴奋地说。

虽然春雨绵绵,但代表团始终精神奕奕,带着雨伞来到了广州另一个治水典范——东浩涌。曾几何时,就是这个董浩涌,浑浊的气味经常让涌沿线从南到北的人路过,老街坊甚至称之为臭河。现在,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综合治理,东浩勇已经穿上了张扬的“新衣”,实现了“华丽转型”。岭南园林一路景观展现自然生态景观,周边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张广宁透露,改造董浩勇的想法原本来自省委书记汪洋的方向。“王部长让我们去韩国首尔清溪川了解人们的整治经验。”此后,广州两次派人去首尔留学,结合东浩永的实际情况,改造方案很容易起草。为解决董浩涌水质差、气味难闻的问题,实现董浩涌全整治段“更清水”的目标,该工程采用调水补水的方式,在珠江原航道江湾大桥西侧修建了补水泵站。珠江的水被抽走补充董浩涌,通过河底或岸边的埋管输送到东风路上的越秀桥,然后由越秀桥附近地下3米的净水厂净化,然后流向下游,使河流充满活水,从而重建广州张广宁透露,东圃涌二期改造工程即将开始。到时候,河的美景就延伸到芜湖了。“更重要的是,项目建成后,雨污分流将完全实现。暴雨入侵污染东圃涌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东圃涌内的水将永远被清除。”

“张书记,曾经有人问我说你是工业出身,现在你说的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我说广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是岭南文化的中心,有大量以老西关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为什么不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乘船游览荔枝湾涌时,看着海峡两岸西关风情浓郁的古建筑,听着岸上“私局”悠扬的粤语歌,张广宁感触颇深,谈了把广州建设成世界文化名城、世界贸易中心的决心和构想。

张广宁告诉船上媒体负责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是为了通过城市景观改造工程,保留其文化特色,赋予其新的意义。广州媒体策划的“新广州好推荐风景”、“羊城新八景”等评选活动,为广州市民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热爱和了解广州的平台。“在未来的广州,旅游业一定要建成支柱产业,而我们创造的这些景点和文化场所,不仅为旅游业提供了资源,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放松的平台。”

在谈到建设世界贸易中心时,张广宁热情洋溢地说,广州不仅要依靠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并不是广州工业的全部。光靠广州是支持不了的。我反复说过,广州的定位不是底特律那样的汽车城。广州目前正在努力建设高科技产业和先进的现代服务业,这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

“住在这里的人太幸福了,就像住在公园里一样。”首先访问荔枝湾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李评论说。其实就在几个月前,它还是广州老城区的一条普通街道,周围都是拥挤的老式房子。20年后,荔枝湾的美景再次出现在老广州面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周边工厂的建立和人口的集中,荔枝湾水系成为一个大型污水池。1985年前后,覆盖荔湾湖、多宝桥水道;1992年,随着从攀西菜馆到丰源桥的最后一条水路的覆盖,荔枝湾涌的名字彻底成为历史。为了“复兴”代表岭南水乡文化的荔枝湾涌,广州以迎接亚运会为契机,对荔湾湖公园及周边的西关古玩城、荔枝湾涌、文塔、西关大屋社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揭开、再泛滥”。经过多次困难,项目于2010年4月启动。直到年底,历时半年的荔枝湾涌主体工程终于完工,正式通车。如今,荔枝湾已经成为西关文化的集中载体,形成了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西关河画卷”。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最近视察荔枝湾涌时指出的,广州的水环境改善是一项治愈了城市环境的环保工程;是文化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这是一项政治工程,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夜幕降临,珠江两岸的灯光开始闪亮。记者张广宁和他的朋友们登上“信息时代”珠江夜游船,欣赏珠江两岸的夜景照明工程。广州亚运会水上开幕式让海心沙一夜成名,珠江两岸明亮艳丽的灯光画面给世界带来巨大震撼。昨晚,珠江笼罩在小雨雾中的夜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小蛮腰”五颜六色,直冲云霄。高层建筑戴着五颜六色的“灯”。大型led灯组犹如彩色画卷,营造出梦幻般的“夜广州”。消息灵通的媒体大佬们忍不住拿起甲板上的“心水”角拍照,手里的相机也在闪烁。

“今晚气温比较低,甲板上的河风很大,但我觉得媒体朋友都很感兴趣,很热情。”张广宁关切又戏谑地对记者说:“不过还是‘尽快收下吧’,不然真的会冻着你,晚上发不了稿子。”。话音刚落,甲板上一片欢声笑语。

标题:书记当导游 城美不思归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