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6字,读完约3分钟

在房地产这个融合了道德、民生、政治、商业的“特殊行业”,万科作为一个龙头,就有些不一样了。替代方案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调控年轻松进入1000亿级企业,而且描绘了其作为制造企业的未来,促进了住宅产业化,忽略了土地升值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创始人王石坚决淡出,二代经理于亮开始在台前翩翩起舞,带领万科寻找下一个十几亿元。

于亮

新说话者

诚然,2010年60多次的强调控并没有减缓房企快速发展的步伐。2011年1月4日,万科公布2010年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额1081.6亿元,分别增长35.3%和70.5%。万科成为第一个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的房地产开发商。根据近日发布的《2010中国房地产企业房屋销售排行榜》,万科背后的保利、绿地、中海、恒大、绿城等6家房地产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500亿元。调控下的现实如此清晰:行业标杆万科领路,其他巨头一路崛起。

说到万科,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王石。然而,自2002年于亮出任万科总经理以来,王石不再是万科在房地产行业的唯一代言人。当王石不厌其烦地征服群山,逐渐成为万科的精神领袖时,于亮开始挺身而出,展示自己的话语权。

从外界来看,于亮为人谨慎低调,王石的评价“务实专注”,与王石火爆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但又有利互补。王石提出的“实现质量增长”的中长期目标,也是对王石稳定发展基本理念的补充。在被问及如何与王石分工之前,于亮回答说:“王石主席还没有确定,我已经确定了;王石主席离得很远,我离得比较近。”换句话说,王石负责战略,他负责执行。

但作为万科的新代言人,于亮显然对万科的未来有自己的想法。就在2004年,王石宣布万科权杖交接的时候,于亮抛出了令业界惊叹的“千亿计划”,而万科当时的销售额只有63亿元。关于是否改造商业地产,于亮掌握了话语权。

他认为,2010年,万科增加了发展控股物业的准备金,并相继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和商业配套设施等多种物业类型,将住宅物业与控股物业的比例设定为8: 2。虽然王石多次表示万科不会走商业地产路线,但他甚至宣称“如果有一天,万科不会走住宅专业化道路,即使我躺在棺材里,我也会举手反对”。两者的差异依然存在,但也说明万科在回顾和思考后正在调整路径。

事实上,在余良的统治下,王石时代的万科三大定律“做减法”、“做稳”、“不做利润率25%以上的项目”,已经沉寂下来。万科变得迅猛。在“专注”(住宅地产)的前提下,万科开始不断追加,步入数十亿,涉足商业地产,每年递增60%以上,产品线深度延伸。万科的新标签色彩鲜艳。对此,于亮曾直言“每一代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改变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是否抓住机会,走对了路。显然,于亮的自信心比王石还要差。

从王石思想的忠实执行者到对手,对于于亮和万科来说,这只是企业转型的一个必然过程。关键在于接下来的1000亿怎么实现。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郁亮:千亿管家的艰巨考验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