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6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李向阳(601099)18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复苏短期内势头强劲,国际油价上涨不会影响其复苏进程。美联储可能在今年内退出量化宽松。从中期来看,美国经济滞胀的风险增加。

短期内没有经济复苏的危险

中国证券报: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如何?国际油价上涨会影响复苏进程吗?会不会出现新的次贷危机?

李向阳:美国短期经济复苏没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第一,qe2在中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私人消费增速迅速回升,这得益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几个月来,美联储购买了大多数新发行的美国国债,以支持巨额政府支出。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政府转移支出占美国居民可支配个人收入的20%,创下几十年来的最高纪录。

从外部来看,欧洲和东亚经济体保持了快速增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欧洲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地震后,日本经济将受到影响,但重建本身将提振需求。所以短期来看,在qe2结束之前,美国经济的复苏过程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目前,国际油价已突破100元大关。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油价上涨对美国价格的影响更大,但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不会很大。美国现在根本不担心通货膨胀。美联储最初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有两个直接目标:第一,提高资产价格以刺激消费;第二,避免通缩。

在经济复苏得到确认之前,美国不会大规模削减赤字,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只要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继续下去,美国就不会再发生次贷危机。

但中期来看,美国经济滞胀的风险增加。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东亚和巴西已经经历了通胀,而最先复苏的发达经济体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出现了通胀上升,欧元区最糟糕的通胀率也超过了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美国的通胀预期正在上升,但从长期来看,美国经济缺乏独立增长势头。此前,奥巴马政府寄希望于清洁能源,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计划确定之前,这个行业不会真正发展。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在今年结束

中国证券报:美联储在什么条件下可能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入加息通道?

李向阳:目前,美联储不太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如果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全球通胀将无法得到遏制。

结束qe2有两个条件:第一,美国失业率已经回到正常水平。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下降到9%以下。未来三到五个月,如果失业率能降到6%以下,qe2可能会退出。

第二,经济增速可以稳定。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调整后的年增长率为2.8%。如果gdp能够保持2.5%-3%的增长率,第二轮量化宽松可能会结束。

目前,美国和欧洲的货币政策截然不同。欧洲央行暗示可能在4月加息,而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从经济增长率来看,美国经济增长好于欧洲,欧洲和南欧国家受债务危机困扰。从两者的区别可以看出,美国根本不介意通货膨胀,至少不像欧元区那样介意货币贬值。因为欧元区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欧元价值的稳定,所以欧元区可能比美国先进入加息的渠道。

通货膨胀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美国需要通货膨胀,虽然奥巴马政府不愿意承认。因为量化宽松政策的短期目标是刺激资产价格上涨,进而促进私人消费需求。目前,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只有继续降低长期利率,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才能上涨。中期来看,通货膨胀导致的美元贬值将有助于促进美国出口,奥巴马提出的“五年内出口翻番计划”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美元贬值来实现。从长远来看,美元贬值是美国转移债务的客观需要。在金融危机阶段,美国将私人债务国有化;在后危机时代,美国需要将其国债国际化。历史上,美国不止一次做过这种事情。

美元在中期走弱

中国证券报:美元未来会呈现什么趋势?

李向阳:从短期来看,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功能仍然存在。例如,当欧洲债务危机和中东国际动荡发生时,全球基金将美元作为避险工具。但从中期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会损害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元在中期走弱。

中期来看,美国经济存在很大隐患。两三年后,危机留下的后遗症会逐渐显现,第一是通货膨胀,第二是主权债务恶化。美国的债务危机非常严重。之所以现在没有强烈关注,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和东亚国家仍在购买政府债券。但亚洲国家未来是否会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比如日本地震后,日本央行是否有和以前一样的购买美国国债的动机就不得而知了。

过去几年,中国和日本一直是美国国债的主要外部买家。未来如果日本停止购买或购买量大幅减少,中国的购买量不会相应增加,届时美国国债能否顺利发行是个问题。美国在国内找不到好的出路:不能靠增税,看不到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税基增加。唯一的出路是转移债务。

标题:李向阳:油价过百难阻美经济复苏势头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0234.html